同桌100观后感8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要想写出有深度的观后感,可以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观后感的表达帮助我们培养对影片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同桌100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同桌100观后感8篇

同桌100观后感篇1

?同桌的你》是一部电影一出来就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有人说它矫情,有人说它做作,也有人说它真实。假做真时真亦假,这世间的真真假假有谁能道得出几分?

它刚上映的时候,我焦急地寻找可以一起去观看的同伴。男朋友首先被排除,第一因为我们是异地,总不能让他为了一场电影大老远跑过来吧;第二,这是个不在一起的结局,我不希望我们一起看这种伤感的片子。所以,我把目标瞄向了我的男闺蜜。可惜,那时候我们

还不是很了解对方,我的暗示他没有懂。于是我放弃了搜寻。一个半月之后,优酷上有了免费观看的版本,我男闺蜜下了一个超清版的过来和我一起看。

那天晚上感慨颇多。他们的感情故事不算轰轰烈烈,却让经历过的人伤痕再现。曾经,再怎样努力的付出,再怎样刻苦的记忆,再怎样痴心的等待,如今,那也只能叫曾经,我们都回不去的曾经。当初的爱人,曾经的缠绵,如今早已破碎,不得不看着她架作他人妇,不得不看着他搂别人在怀。我们痛苦,我们心碎,我们怀念过往,可过往终究变成了过往,抓不住的过往早已变成了破灭的泡泡。看着她穿上婚纱成为别人的新娘,看着他穿上新装成为别人的新郎,我们再也没有当年为爱情可以奋不顾身的勇气了。我们身上装满了世俗的眼光,我们会做的,能做的,仅仅是忍着疼痛的伤口,跟彼此道一声,祝你幸福。

每部电影自有它的做作之处,但是难道生活不做作吗?生活是一个大染缸,它才是做作最肥沃的土壤。这部电影已经将大学时代的生活挺真实的展现出来了。

那天,看完电影,我和男闺蜜出去走了好久,也谈了好久,但是内容我现在却没什么映像了。不经意的生活,可能有时候就是这么容易被淡忘。

昨天晚上他突然跟我说,他最不喜欢靠近我的时候便是那天看完电影之后,他说,那天我整个人感觉都很冷。我很惊讶,因为我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这一面。我也只能笑笑而已。

生活让我们懂得了太多,经历过这么多打磨,谁也不可能回到当初那样天真无知的时候,岁月早就将我们推向了一条没有回头的道路上,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纵使遍体鳞伤。

当我们整个人都被各种幸福所包围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很丰满,很充实。就像那些无邪的小姑娘谈着浪漫的爱情,享受着恋爱的甜蜜,贪恋着恋人的怀抱,甚至你会觉得他们的周围会有一道幸福的光圈。

然而当挫败来临,他们又是怎样,像一只只惊恐逃难的小鸟,然而却逃不出猎人的牢笼。

同桌100观后感篇2

?同桌的你》的男女主角我都比较喜欢。周冬雨有学生的纯情,林更新有大男孩的帅气。同桌的你是年少时候的完美。尽管我没有一个像林更新那般帅气的同桌,但是那份青春年少的感觉还是一样的。尽管那时候的我,那时候的同桌们都记不大清楚了,也没有和同桌去谈场恋爱,但是依然觉得那时的完美。只是故事的最后,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在同桌的你的婚礼上,喝着闷酒,诉说着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和来自现实的打击,感叹着这么多年我们都变了,回不去了,感叹着他们输给了现实。

如果说两个人因为性格不合,因为彼此不在相爱了,甚至是一方不在爱了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如果我们内心相爱着,但是没有勇气去说出爱,没有勇气去挽回爱,找一个最通俗的借口——现实。其实,现实没有任何罪,有罪的是他们自己。最后在教堂,女主角站在牧师前,幻想着男主角带他逃婚的场面那般让人血脉贲张。但是,事实是男女主角各自怀着心中的遗憾默默地理解了这一切。他们活的都不再那般有生气,有活力,有朝气了。

但是,为何不可呢?现实是客观的,但是人是活的。不难看出,女主角的新郎就是现实的代表,女主角走进了现实的怀抱,嫁给了现实。如果她心里带着遗憾难过;或者和新郎一齐得不到心灵的满足,那都是她自己活该。男主角也一样,不知情的他,最后才明白女主角这20x

x年来最他的思念和无奈,他没有勇敢的抓住他的爱,他也已经被这个社会现实给压扁了。他在强大的现实——女主角老公的面前,退缩了。如果他们难过不幸福那都是活该的。年轻的人们,需要活的勇敢一点,勇敢地选取,勇敢地爱,勇敢地表达,勇敢地过这一生。如果他们努力在一齐了,但最后分开也是没有遗憾的。遗憾美是留给那些有遗憾的人的借口罢了。真真切切努力了,坦坦荡荡没有遗憾。爱人也罢,朋友也罢,毕竟这些人才是会让你感到幸福的人,会陪伴你一生的人。

看过这样一句话:成功就是按照你自己的想法过完这一生。

人生之路漫漫又凄凄,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这一生过的好坏,只有自己清楚。别人看到的那都是现实。只有自己感受到的才叫生命。

心中无限惆怅,但愿我们都能过的真实而不是现实。

同桌100观后感篇3

十年前的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周围的人是怎么样的呢?是无忧无虑带着天真的眼睛看世界,还 是步入少年的时代充满憧憬,甚至已踏入社会迎风向上?

林一,也就是故事中的.男主角,十年前的某一天他遇见了那个将来十年都在他生命中徘徊的女生,她是周小栀。

一段爱情的开始原因之一就是避免不了的眼缘,直白的我们称之为:一见钟情。

而校园中避免不了的是幼稚的欺负,但它似乎隐隐促成了故事的开始。

她被欺负,他为她出头,一次又一次,脸上越加明显的伤痕在我们当时看来有些搞笑,却正好反映了那时青涩的感情。喜欢你,就帮你打架。

爱情是互相的。

在电一影中,林一为了周小栀打架哪怕被打的头破血流,演奏同桌的你用唯一会使的乐器转班到她的班级哪怕他的文科加起来不到60,好好学一习一从最底层而考到厦大,军训时拿到标兵……周小栀为了林一放弃北大,放弃去美国的机会,做人流而大出一血……

那时的他们才十几二十,那时的他们不懂什么是责任,那时的他们只是用一腔热血义无反顾的向往爱情。

每个人的青春时代,除了轰轰烈烈纯洁的爱情,还 有不可替代珍贵的友情。

友情是怎么样的呢,有那种相见如初的soulmate,亦有不打不相识的死对头……但最后的最后经过时间的流逝,等再遇见脸上依旧洋溢曾经最熟悉的笑容,无关身份无关利益,而是美好的、珍贵的、透明的友情。

电一影中一群“狐朋狗友”的再重逢,是在女主角的订婚宴上,而新郎却不是男主角。当中的曲曲折折再提是伤,男主角从美国回来,一步一步走向那个刻在自己骨子里而将要属于别人的女人,他努力面带笑容,却见她红了眼眶……

把伤感稍放在一旁,这时候吵气氛的自然是那些兄弟,友情似乎总能治愈心中的伤痕。

最后重点,放在女主角的婚礼上,她曾经说,想要在教堂中举办这一生只有一次的仪式,男主角答应了,可现在站在她身边的却不是他。

他坐在下面,西装革履。

在新娘即将回答“我愿意”时,却响起熟悉的旋律,是那时口风琴独奏的“同桌的你”。

突兀的音乐在教堂中回响,机器在岁月流逝中老化,带着嘈杂的作响。

啊——抢婚!

当时的我这样想着,不出意料,林一带着周小栀奔跑,有一段插曲是5分钟,21分钟,13分钟,14分钟。代表了5211314,女主角特意留下的布局最后男主角道出。

而当中更让我感动的是一旁的大学伙伴在林一大喊声“兄弟们”后蜂拥而上,为自己的兄弟的爱情铺路。

有点羡慕,这样的友情。我想我没机会上大学,而是直接踏入社会,这样的友情我是不是能体会到呢。

不过还 好,那天晚上,还 有四个人不顾形象的和我一起卖疯。

回到电一影,画面一切,出现了及其反差的一幕,林一并没有抢婚,他听着周小栀缓缓说出我愿意却没有任何动作。

这样的落差让我愣住,不停抱怨这反转太大无以接受。

其实原以为,《同桌的你》会是叙述男男一女女在校园中一段青葱岁月。却没想到它浓缩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回忆总是比现实美好,而我们却输给了现实,我们谁也不欠谁。

同桌100观后感篇4

?同桌的你》这是一个能够勾起全民回忆的,看到这四个字,一股清纯的爱恋流淌在我的指尖,内心微微亮。远方飘来一个安恬的眼神,在回忆的河流里盛放,青春的墙,倒映的景,温馨的光,蜿蜒成一片如诗的浪漫。

我们都以前有过同桌,她在我们睡觉时给我们提醒,在我们被老师责骂后给我们以关心,在我们缺少文具时给我们以关怀,在每次发卷子时我们总是互相攀比,然后对视一笑,我们是永远的对手,也是永远的朋友。他们就像清晨所享用的早操,是我们每一天生活的务必,并给我们以充足的营养。

1993年,从周小栀坐到林一身边的那一刻开始,一颗青葱的种子就在我记忆的土地上发了芽,看着林一为周小栀做的一切。为她打架,为她吹奏,不自觉的也开始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虽然幼稚,懵懂却在记忆的扉页中熠熠生辉。学生时代有过好多同桌,但是总有那么几个,永留心间。:

我初中时代的同桌是我们班的班花,我们坐在阳光充足的角落,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里,一个美丽的女孩,一个单纯的我,怀着一个不懂感情为何物的年纪,上演了一些看似平常却又十分不平常的故事。她比朋友多一些感觉,比感情少一些心跳,与她相伴的那段羽翼丰满的时光,是我青春岁月里最美的点缀。

那时班级里追求她的人很多,而我也只是默默的看在心里,在那个以学习为主的年代,我被迫生活在老师与家长的压力下庚是不敢多想,直到最后我的离去。如果说生命是一列迅捷而过的列车,我们则是在青春的站台上对望了一眼就擦肩而过,或是想不起,或是道不出一声再见,那段温暖的时光却以渐行渐远。

林一和周小栀从初中一路走来,林一为了周小栀走进文科的课堂,两个人一齐度过高中那段无暇的时光。林一因为周小栀的脚伤而将她举起,周小栀看见林一生出醋意,两个人共同跑去大使馆门前抗议。这一次又一次仿佛被安排好的碰撞,让一份甜蜜的感情在两个人的心中应运而生。

之后周小栀为了林一放下北大来到厦大,从初中,高中,到大学这十年他们快乐的生活在一齐。即使中间,周小栀怀孕后,林一对她的态度给了她不小的打击,他们也以前因为非典的流行而被隔离,两个人都曾因为去不去美国而闹过矛盾。但是说到底,这十年他们始终在一齐,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十年。

一个十年他们相濡以沫,一个十年他们遥遥相望,时间能够改变一切,也能够摧毁一切,包括世界上最坚实的壁垒,但是它的来临却始终让我们措手不及。

“我叫林一,一无是处的一,一败涂地的一”当林一站在美国的土地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想必心中沉积了很多对现实的痛还有很对周小栀的思念吧!他后悔自己当初来到美国,他不明白周小栀为什么亲自摧毁了与自己的诺言,他想明白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同学会上,周小栀的一句“我们最终还是都败给了现实,谁也不欠谁”这句话让林一洒出了一片眼泪,同时也道出了一片心声,更同时也回答了他在美国思前想后的问题。试问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发誓要一生一世的情侣最后还是败给了现实,多少人被这两个字无情的拆散。最美的感情是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但是我们无法在一齐,如果说这是一个命题,那么书写这个命题的人就应叫做现实吧!

婚礼上,周小栀应对教父的回答有些许的犹豫,这份犹豫源于一份对林一的情感,可最后这份情感还是迁徙了。在青春的时光中,它化为一个遥不可及的乡土,暗藏在周小栀记忆的最深处。周小栀必须是很深刻的爱过了,否则在她与林一喝酒回味十年岁月中,不可能泪如雨下。每个人眼泪的底色都是蓝色,当一个人流出眼泪洒向天空,蓝色便成为了天空忧伤的颜色。

“回忆总是喜欢添油加醋,它会朝着你喜欢的方向修改,当你欣喜若狂的时候,真相,会将你惊醒!”这是贯穿全片的一句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有时候回忆是最美的,它包含了很多虚拟,却也是我们最喜欢的,就像坐在飞机中林一的回忆一样。结尾的最后他们分开了,但我始终相信那段的无暇的回忆是无可替代的。

以前的我以为感情的世界里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你苦苦的爱着她,但是她却不爱你。其实感情最让人痛苦的事情不在于没有得到,而在于得到后的失去。你付出了最真挚的爱,收获了最完美的爱,但是最后却错过了这份爱。

林一与周小栀,一段年少时刻骨的爱恋,无关风月,无关爱恨,无关世俗,如生命深处那朵温暖的云,轻轻托起翩然逝去的岁月。那缕云淡风轻,简单纯真的年少情怀,即使在分手后那段的十年里也未曾褪色。如果能够,我真期望林一脑海中构想的那一系列场景是真实的,他真的在婚礼上抢走了周小栀,并牵着她的手一齐,奔向了他们所向往的远方,去了一个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地方。

我们都以前拥有过初恋,都以前为了自己喜欢的人追求一些不想追求的事物,之后我们成功了,做到了,但是自己心爱的人却不见了。

现实就是如此,当唯美的感情从青春的舞台上谢幕,遗憾便成了青春的代名词。很多人都为了遗憾而伤怀,殊不知青春的完美恰恰在于此,你怀念的,你回不去的,又千方百计的被你铭记在心底,成为人生旅途中最完美的以前。

同桌100观后感篇5

?同桌的你》表面上看起来是忆青春题材的影片,却渗透了现实与理想,精神与物质的冲突。

林一和周小栀那么多年的感情,从青春懵懂的友谊到后来两人的两情相悦。周小栀为了林一放弃了北大,林一为了周小栀也奋发努力。看到这里,大概大家都会希望他们这么多年的感情修成正果,美满生活下去吧。可是太美好的爱情总是让人嫉妒让人忍不住想要毁灭,现实恰恰做到了。

毕业聚会上。周小栀说:“如果我去不了美国,你还会不会去啊?”林一:“如果你去不了的话那我也不去了,你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多年以后,两人久别重逢。周小栀没有和林一在一起,她挽了另一个男人的手,婚宴上,她问林一:“如果当初你知道我去不了美国,你还会不会回来?”林一:“不会。”他们的那股热劲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爱情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在现在这种物质生活泛滥成灾的'时代中又显得那么的脆弱不堪。美国的生活留住了林一,现实也让周小栀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人。周小栀的未婚夫是个极其势力的男人,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但就算知道他是这种人,周小栀还是会嫁给他,现实就是这样,没有对或不对,只有愿或不愿。

影片中穿插着美好与现实的场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把人的心性磨得平滑也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那股子冲劲。或许如果林一在去美国前发现的周小栀去不了美国他也留了下来,或许如果在教堂林一迈出了那一步抢走了周小栀,故事的结局是不是会不同。

生活不会止步不前,没有那么多假设没有那么多如果,事情错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的才叫做青春。

同桌100观后感篇6

当年一首歌曲同桌的你,唱出多少正直青春年少以及奋斗青年和有所成中年的真实的内心告白,今年,一部同名影片《同桌的你》把青春懵懂,高中的热情以及最扣人心弦的甜蜜爱情演到了每一个从青春年少走过来人的心里,每一个男孩青春里心里都有一个周小栀;每一个女孩青春年少时都拥有一个林一,在电影院里,只是透过屏幕我们好像也触摸到了自己的青春,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影子以及熟悉的爱情,同桌的你,青春的回忆,我们是不是也笑着笑着就哭了。

此片影片采用倒叙,回忆和想象的方式完结,倒叙的开始就让人觉得伤感,回忆的片段让人觉得心里暖暖但有时又夹杂泪水,想象的尺度让人觉得好笑,但又回归于影片的灵魂——回忆,感伤,青春。

同桌的你,十年后的相聚都已物是人非,周小栀问林一,如果当初你知道我去不了美国,那你还去不去,林一的回答让我心凉了一刹那,去!因为我不是当年的林一,你也不是当初的周小栀,此时的影院是毅然安静的,女主角诉说着男主角在美国的一切,包括生活习惯,日程安排,以及接二连三的换房子等等,我没去美国,我真的没去美国。

而这些了解,这些话语我听见了影院人们的流涕声,这流涕声是共鸣吗?我不晓得了。以致最后在周小栀的婚礼上,有一段假想,林一抢新娘的桥段,最开始,我以为是真的——林一和曾经一个宿舍的兄弟,再次一起为爱而战!看到这儿,最开始还不知道是假想的时候,我还真在想:“这,现实吗?”事实证明,我已经不再年轻了;电影导演和编剧也不再年轻了,他们最终选择了用最残酷的现实,去告诉观众:“你们,已经不可能再一起了;你们,再也不复当年为爱的勇气。”没人会认为林一很怂,因为很怂的`另一个替代词就是成熟的理智,那个一起为爱而奔的年纪,早已离林一、离我们远去。

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感情,和那些所有刻骨铭心的爱,都伴随着女主角的一句:我愿意而终结,没有深刻,这并不是一部要讲深刻的电影。看了这部电影,你要是还能想起自己的青春,要是还能想起自己的爱情,也就够了。

整部影片中有那么多值得玩味的话,又有多少戳穿了现实人想保护自己的心,同桌的你,你还好吗?

只愿时光如初,岁月安好。原谅青春岁月中的一切。

同桌100观后感篇7

刚从电影院回到家,打开音乐播放器,模式调到单曲循环同桌的你,悠扬的歌声响起,记忆涌现。还没进电影院的时候,一朋友说:“有欢笑有泪水”,没让她剧透,但那时就在想,过程你让我怎么哭都行,但是给我个欢笑的结局……

电影《同桌的你》讲述了一对相伴走过学生时代的同桌。从初中时代二人成为同桌,而后一起经历高中、大学,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涩的相互喜欢也自然进化为浓烈的海誓山盟。而甜蜜的情感也不会一帆风顺,随着那时间总是会让很多曾经美好的梦想成为泡影。或者当相爱的两人天各一方,爱情会否被现实打败?当十年后的重逢却是在女孩的婚宴。

在其影片中,故事里的事件与事件之间毫无关联,前一秒中还处于堕胎手术的生死时刻,下一秒立刻烟消云散。电影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于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就好像是得了失忆症,根本不记得前一秒发生了什么。前一晚刚刚迈过了禁忌的界限,第二天却依然还在讨论每天能当几分钟的男女朋友。这种单纯甚至透漏着那么一点儿诗意。

或者说,从影片《那些年》到《致青春》里,不知道还有多少荷尔蒙喷满荧幕,又有多少眼泪浸湿纸巾,但哭过之后几番感慨我们的生活依然要继续,有条不紊。而电影《同桌的你》在今年的青春电影中有些不一样,男主角摆在讲桌旁的座位,或许你犯错时也被罚坐过;女主角爬到三楼砸破玻璃让男主角逃出隔离楼,或许你也这么明知是错却义无反顾过;你或许没有遇到和兄弟一起追的女孩,没有遇到过青梅竹马至成年的发小,但你总会有一位同桌,帮你削过铅笔,也刻过你的'橡皮,给你传过纸条,也打过你的小报告。

故事结束了,伸手悄悄的抹掉眼角的泪水,一起去的朋友说,为什么,结局为什么不是想象中那样,用那些年里的一句话,柯景腾说:看见你喜欢的女孩,真正的幸福时,你会真心的祝福她的……想起了自己那些青葱岁月,那些陪我一起同笑,同哭,同青春的你们,我想你了……

同桌100观后感篇8

电影“同桌的你”讲了“青梅竹马”的一男一女从初中的情愫暗生到大学相许终身,而后却因不明所以的原因天各一方,千百人去看这部电影会有千百种感受,而同一的是对自己以前那份青春的追忆。电影的宣传语是同苦,同笑,同青春,这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笑有泪,有乐有苦,有欢声有笑语,有悲伤有后悔,但站在追忆过去的节点,我们终究只能低叹一声,俱往矣。电影最后播放着《同桌的你》,那熟悉的旋律,引起了多少人思忆去拿过的他/她和那似水年华。

林更新和周冬雨还是蛮适合的演员,带着羞涩的脸庞演绎青春的舞曲。在周小栀的婚宴上,林一要求要按分别的时间来定酒的杯数,两人觥筹交错间,泪流满面,我突然很庆幸我不曾有过异国恋,一段从学校出来的纯真却终结于各种理由的异国恋爱,否则看到那片段,想起以往种种,或者电影中泪会决堤,无法控制。

那些以前有过一个信誓旦旦的等候,却终究敌但是遥远时空距离的异国恋,若置身电影情节,内心该是怎样的汹涌澎湃。吴奇隆最近的新歌叫《如果缘只到遇见》,就算明白这份缘只到遇见,我们还是会期望遇见,如果没有他/她,青春就不完整了。只是记忆中的那个人,是不能再去见了,就让一切都存在记忆里,因为在记忆里的彼此才是最完美的,不用泪流满面的对着彼此安慰着说我们都输给了现实。现实是彼此都输给了彼此,输给了不够深爱的彼此!

电影的最后,所有的青春终结于女主角于教堂的一句“我愿意”。作为一个女生,对于这样的结尾我是不认同的,周小栀说她的愿望是在教堂办一场独一无二的婚礼,在与林一的长达数十年的纠缠中,就算迫于现实最终要嫁了,我想一个女生也不会再选取以前想和最爱的他举行的婚礼,因为那是为他专属。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果不是那个他,那一切都不重要了!所以教堂的婚礼不会再是周小栀想要的,那个在梦里已经完成过无数次的梦想中的婚礼已然不重要了,因为新郎不是他!

我不明白编剧是怎样度量这一场戏的,或许仅仅只是为了引出那后面的抢婚事件,而后拉出20__年前的那场青春的逃奔,然后切回现实,告诉我们一切都回不去了!只是这少了对女生心理的拿捏,当然是小节。而最后在未知抢婚的情节只是想象时,我是感动的!而回到现实后,却是嗟叹的,哀,哀,哀,罢,罢,罢!

每个人的青春中总有一个他/她牵动着你的思绪,可能不是感情,可能只是悄悄的藏于心底,可能是不明白为何就结束了的一段感情,可能是少不更事时不懂珍惜的失去,可能着一切的可能都已悄然远去,却是心里最深的存在,只要想起,嘴角终会扬起,不管是嗟叹还是欣慰。

回到这部电影,单从电影来说,也就是一部完美青春,清纯初恋的回忆录。个人感觉情感十足,架构却欠缺。不管是为何最后深爱的二人没有在一齐的原因,还是男主角到美国的心路历程,再到女主角最终的选取都交代得不清楚,或许电影受限于篇幅。但正是由于电影的前面用了较大的篇幅去渲染那深爱的二人过去种种,以致于到了最后却没有时间去交代这些细节,个人觉得是不就应的!因为若最后结束种种交代得不清楚,那二人过去种种如胶似漆,非君不嫁,非君不娶的情谊,最后何?止于何?确是令人无法理解的。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能从电影得到些许慰籍。透过电影回忆起往事中的那个他/她,从心底荡开一层涟漪,对青葱岁月的依恋终究是人的软肋。看完电影其实已经蛮多天了,最后才写完这篇文章,仅作纪念。

同桌100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西游记22读后感100字5篇

青碟读后感100字精选7篇

西游记22读后感100字精选6篇

青碟读后感100字通用7篇

猫的故事读后感100字5篇

青蝶读后感100字精选6篇

读城南旧事的读后感100字7篇

猫的故事读后感100字优质5篇

西游记22读后感100字模板5篇

描写同桌的作文8篇

同桌100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