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合理的教案能够让教师有效管理课堂时间,提升教学效率,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案需要定期进行修订,高中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数学添1或添几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添1或添几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小火车、人手一份大数字卡片、一套小数字操作卡、人手一份天使星星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给数字朋友送点卡。
呜——喀嚓喀嚓,春天来了,数字朋友坐着小火车出去旅游喽!,(出示火车图片)
1、小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
2、每一节车厢里住着一个数字朋友,这是几啊?请帮它找找它的点子朋友,并摆在它的下面。数字朋友真开心,你看他们今天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
二、初步学习相邻数的概念
1、每个数字都有两个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2的邻居是1和3,3的邻居是2和4,那4的邻居是几和几呢?5的邻居是……
2、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数字要藏起来,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2的邻居是几和几?打开车厢看看。一起学说2的邻居是1和3。
三、游戏:找邻居
火车到站了,数字朋友们下车了,可刚一会儿数字都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们都躲到小朋友的椅子底下了。
先请小朋友从椅子下取出卡片,看看是数字几,然后轻轻放在桌子上。
下面我们来玩个找邻居的游戏。老师说3的邻居在哪里,就请你把2或者4举起来,然后大声说,“在这里”。
3的朋友在哪里……
数字朋友要集合了,请你把它轻轻送回椅子底下。
四、操作:
1、天黑了,星星们眨着眼睛出来了,小天使给小星星们都贴上了数字,有的小星星有点害羞,都转过身去了,你知道转过身的小星星上面是几吗?
2、下面请小朋友们从小碗里找出正确的数字,撕去后面的双面胶,贴在转过身的小星星身上。
3、评价。
五、结束活动:
组织幼儿玩“找邻居”的游戏,激发幼儿下次学习的兴趣“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数字朋友找出来,撕掉后面的双面胶,贴在胸前,我们来玩个大灰狼吃小动物的游戏。老师扮演大灰狼,小朋友扮演小动物。大灰狼肚子饿了,它出来找吃的,小动物们不要害怕,只要你找到和你衣服上的数字是邻居的小动物,和它手拉手站到圈圈里面,大灰狼就不敢抓你了。谁找错了,或者一个邻居都没找到,大灰狼就抓走你。开始游戏。(游戏几遍后),到外面去做这个游戏,自然结束。
中班数学添1或添几教案篇2
中班数学游戏:我要找到他
【活动目标】
1、能描述人物的两个以上特征,并根据特征找到相应人物。
2、在游戏中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6张人物图片;“西瓜”、“苹果”、“香蕉”图片;条纹和格子图片各一张;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吸引幼儿注意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喜羊羊吗?”(知道)
师:“喜羊羊是我的好朋友,昨天,他来找了我,对我说听说中二班的小朋友们又聪明又可爱,希望他们能够帮他一个忙。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喜羊羊吗?”(愿意)
师:“喜羊羊说,我在羊村里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懒羊羊,懒羊羊自从有了超能力之后就更懒了,大肥羊学校开学要大扫除,他不愿意干活,居然变成一个小男孩躲了起来。”
师:“喜羊羊他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知道,懒羊羊是变成了一个,穿着条纹上衣,正在做弯腰动作的小男孩。”
师:“喜羊羊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帮忙把他给找出来!又聪明又可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愿意)
师:“好的,先请小朋友们把小凳子插进去,跟我一起做一下弯腰的动作。很棒!小朋友们看看,有谁认识我手上的图案吗?(教师出示条纹图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谁穿了条纹的上衣呢?(某某穿了条纹的上衣)”
师:“喜羊羊带来了一些图片,懒羊羊就是变成了其中一个小男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他们的发现。
师:“今天,我也想看看中二班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棒!老师把你们分成三个组:‘西瓜’、‘苹果’、‘香蕉’组。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能够最快的回答我提出来的问题!你们敢不敢来比一比呢?(敢)”
师:“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吧!先看这几张图片(出示三张图片),谁能告诉我,这里有没有那个小男孩呢?”(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你们看看他们都一样吗?他们哪些地方不一样?(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衣服图案不一样;头发颜色不一样;有的是长头发有的是短头发;有的穿短裤有的穿裙子……)
(教师引导幼儿从上到下进行观察,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教师适时给予幼儿一些鼓励,给说的好的小朋友所在的组添加小红花。)
师:“那谁能告诉我,这里有没有那个小男孩呢?”(没有)
三、游戏:我要找到他
师:“小朋友们,喜羊羊有他的好朋友,那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呢?(有),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吗?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先想一想你的好朋友和其他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想好了的小朋友举手告诉我!我会请他上来说,让其他小朋友来猜,同样,说的好的小朋友,他们的小组就能够得到一朵小红花。”
请3至4名幼儿描述特征,其他幼儿根据描述寻找“朋友”。
中班数学添1或添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对10以内数的点数。
2、能做到数物的对应。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带有秋天背景的七星瓢虫图片,课件《可爱的`小瓢虫》、数字卡片、数字胸卡。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手册《活动·可爱的小瓢虫》。
活动过程:
1、观看七星瓢虫图片,进入课题。
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所以我们叫它七星瓢虫。
2、观看课件,加深认识。
小结: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我们就叫它几星瓢虫,如二星瓢虫,四星瓢虫,七星瓢虫,十星瓢虫等。
3、游戏"我是小瓢虫"。
规则:幼儿喜欢几星瓢虫,就去找相应的数字胸卡,取下来挂在脖子上,教师依次出示不同的数字,请相同点数的"瓢虫宝宝"飞到教师这儿来。
4、完成操作材料,锻炼数物对应的能力。
活动反思:
幼儿对图片以及瓢虫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下座位或到处讲话,也能比较积极地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提示来做出猜想,大部分幼儿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表达欠缺完整性,但还是很值得鼓励和高兴的。
中班数学添1或添几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组成一组的物体排出序列,幼儿可根据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名称等排列物体,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中班的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事物的一些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形状等,能发现其明显的差异性,也能感受到有关规律的经验。本次活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以游戏情景贯穿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用数学,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目标:
1.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2.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3.能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装饰物体,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重点: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难点: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有规律排序的经验,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品。
2.物质准备:
(1)ppt(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的图如靠垫、珠帘等);
(2)幼儿操作材料:
①穿手链:毛根、各种有颜色的笔套、珠子;
②装饰腰带:自制腰带、各种自制的操作图形;
③装饰相框:自制相框、各种有颜色的工字钉;
④装饰帽子:自制帽子、大小不同的亮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图片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找规律,并用完整的话讲述排列规律
3.教师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材料
(1)装饰相框:用工字钉有规律的装饰一个漂亮的相框送给小兔。
(2)装饰帽子:用不同大小的亮片有规律的装饰一顶漂亮的帽子送给小兔。
(3)装饰腰带:用各种图形宝宝有规律的装饰一条腰带送给小兔。
(4)做手链:珠子和笔套串项链,用毛根穿水彩笔笔套,按规律穿一条漂亮的手链送给小兔。
2.提操作要求
(1)用工字钉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若有问题请举手;
(2)小朋友可以用刚才我们说过的规律装饰,也可以想出不一样的规律装饰;
(3)如果你很快就装饰完一种礼物,你还可以到另外一组装饰别的礼物。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幼儿大胆创编排序规律
三、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讲评。
1.教师重点挑出1-3种排序规律进行讲评
2.自然结束,引导幼儿课后互相检查,并把装饰好的礼物送给小兔。
中班数学添1或添几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对数量在10 以内的两个集合进行多少的比较。
2.尝试正确说出两个集合的数量多几少几的关系。
重点难点:
?我的数学》第4页。
活动准备:
?我的数学》第4页。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幼儿和椅子的数量帮助幼儿进行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比较。先请几名幼儿站上来,再在幼儿面前随意放几张椅子。请其他幼儿判断幼儿和椅子的'数量谁多谁少,以及他们之间相差的数量,并说说自己的理由。最后请幼儿坐到椅子上来验证结果。
1.这里有几个小朋友(椅子)?你是怎么数的?
2.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为什么?
3.小朋友比椅子多(少)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小朋友坐到椅子上,多出了几个小朋友(几张小椅子)?你说对了吗?
二、再随意拿取教室里随手可得的物品,带领幼儿继续做练习,两个集合的数量都不要超过10,如果幼儿整体能力很强,教室可以尝试增加数量。但不要超过15。
三、请幼儿翻开《我的数学》至第4页,数一数画面上的椅子和被子分别有几个,并说出多出的数量。
活动反思:
让孩子在玩玩、想想、分分、吃吃中轻松学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大量自主探索和操作练习的机会,让孩子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理解,效果很好。
中班数学添1或添几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