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教案更具针对性,教师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教案的评估标准应明确,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期望,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途,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2、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并知道使用它们的安全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里带一些小型取暖用具到幼儿园。
2、教师另准备一些取暖用具图片,如古老的炭盆、暖手炉、热水袋、火炉,现代的油汀、空调、电热毯等。
3、幼儿操作材料画面“各种取暖用具”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介绍自己带的取暖用具,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冬天冷吗?怎样做才会感到暖和呢?”(锻炼、穿厚衣服、取暖等)
(2)“今天就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取暖用具介绍给大家,说说它叫什么,怎么用,再请你用给大家看看。”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发热的,有不同的用法。
(1)“你们带来的取暖用具是怎样发热的?请小朋友们为大家介绍。
(2)出示幼儿没有说到的取暖用具,”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们认识它们吗?”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如何发热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取暖用具是如何发热取暖的: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炉、火炕用煤取暖;油汀、空调、电暖气、电暖风、暖手炉、电热毯是用电取暖;热水袋用热水取暖。
(4)请幼儿按照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进行功能分类。
好,刚刚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取暖用具发热的方法,现在我们给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分个类,看看哪些取暖用具是用电发热的,哪些是不用电的。把用电的这一类称为电器类。不用电的这一类称为非电器类。我们一起来给这些取暖用具找找家吧!
(5)讨论取暖用具的优缺点。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取暖用具,你觉得哪个取暖用具好,为什么?
油汀、空调可以给很多人用,但比较浪费电,热水袋携带方便,可以灵活使用,但只能一个人用。炉子、火炕的缺点是不卫生,但经济实用等。
3、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确用法,注意使用时的安全。讨论:使用这些取暖用具需要注意什么?空调,电暖气要注意别触电。火炉和水暖气要注意防火等。引导幼儿多锻炼、多运动,才是最安全取暖方法。
4、古代人和外国人的取暖方式刚刚我们小朋友知道我们现代人的取暖工具,那你们知道我们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吗?那你们知道外国人是如何取暖的吗?延伸活动:冬天里,各种动物的取暖方法。
教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多次讨论取暖用具的名称和发热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从同伴哪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让幼儿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比教师告诉幼儿更能让他们接受,我设计了分类的环节,将这些取暖用具按用电和不用电进行分类,加深幼儿对取暖用具发热方法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通过幼儿动手探索,学会积累经验,并做个记录。
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鸡蛋,人手一份。并涂成彩蛋或加上图案,使其具有蛋宝宝的特征。
2、辅助材料:米、沙包、尾巴、纸、铅丝、海绵、积木、电线、布、瓶子、各种盖子等等。
3、《运动员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蛋宝宝想要站起来。
1、跟随音乐节奏,幼儿精神饱满的行走,音乐结束时做立正动作。
2、蛋宝宝非常想象小朋友一样神气的站起来,你们能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吗?
二、我帮蛋宝宝站起来。
1、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在平面上让蛋站起来的方法。
2、你怎样让蛋宝宝在桌子上站起来的?
3、为什么蛋宝宝不容易站起来?
三、帮蛋宝宝找朋友帮忙,并记录下来。
1、我们请一些朋友来帮蛋宝宝站起来,你们想想找谁呢?
2、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比较什么方法能让蛋宝宝站得更稳,并作好记录。活动记录表
3、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好办法。
四、拓展思维,寻找材料以便投入区域中。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3
一、活动题目: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
二、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五、活动过程: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
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2)泥土里有水分。
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2)泥土中有空气。
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六、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七、拓展思路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取出水中的东西并进行分类。
2、大胆探索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探索磁铁的乐趣。
教学准备:
磁铁;探索材料:回形针,玩具,一元硬币,夹子,茶叶罐等铁制材料和非铁制材料:积木,塑料玩具,纸杯,玻璃球,气球、装水的大盆两个;取物工具———篓子、盘子、有磁铁的钓钩、勺子、筷子等;空箱子2只,空盆1个。
教学过程:
a)情景引入
(出示大盆)师:陈老师遇到一个问题——小弟弟把许多东西一起扔到了这两个玩水的大盆里,这可怎么办呢?
提出问题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b)初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用磁铁水中取物。(规则——不能用手拿)
经验交流:磁铁是怎样帮助你取出东西来的?你取出了哪些东西?
c)分组实验,再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尝试用磁铁取水里的东西。
师:磁铁能将水里的其他东西取出吗?请你试一试。
讨论并总结:取出的都是铁制品,磁铁能吸铁。
师:你有没有取出东西?为什么没取出?这些东西为什么能取出来?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讨论:有哪些方法能取出水里的东西?
幼儿用各种工具水中取物。
幼儿交流取物经验。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取出了什么东西?
环保教育——保护环境,不乱扔东西。
d)取出物分类
幼儿将取出物分类
师生小结:今天,我们动脑筋将水里的东西取出,发现……是铁制的.,能被磁铁吸起来;……是木头的、塑料的、纸的,不能被吸起来。
经验迁移:磁铁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也用了磁铁,你知道哪些东西请磁铁帮忙的?发现了告诉大家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延伸游戏:杯中取物
1、介绍游戏和记录表的使用。
2、幼儿游戏——按记录表的要求将水杯里的回形针用磁铁取出(磁铁贴在杯外吸)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5
活动名称:
科学:胖胖的小肥猪
活动目标:
1、学习从上到下地观察猪,了解猪的外形特征。
2、了解猪与人民的关系,知道猪的用途。
3、能按要求与同伴一起有序地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猪叫声磁带。
2、联系参观养猪场。
活动过程:
1、放录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谁在叫?原来是猪宝宝,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猪宝宝好吗?
2、交代参观养猪场的要求,引导幼儿有序地进行参观活动。
3、参观猪场,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外形特征。建议教师这样引导:
(1) 小猪头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
(2)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猪扇扇大耳朵、翘翘大鼻子。
(3) 小猪的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
(4) 身体后面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
4、了解猪与人们的关系。
提问:
(1) 猪肉可以干什么?
(2) 猪皮可以做什么?
(3) 猪粪可以干什么?
(4) 猪毛可以做什么?猪毛有什么用?
5、师生共同进行喂猪。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猪喜欢吃什么?你想喂猪吃什么?
结束参观活动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观察猪的外形特征,学习猪的谜语,感知阅读汉字“猪”,请幼儿说说:哪些东西是用猪身上东西制作的?并在方块里打√。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