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优秀的作文带我们回溯过往的点滴与回忆,作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旅程,让我们收获颇丰,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华美德的作文精选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华美德的作文篇1
?中华美德》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里告诉了我们很多美德,而这些我都没有。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母亲。但是,他却把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她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有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真相后,心里非常后悔,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顺父母了。弟弟在我的带领下,也越来越懂事了。
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自己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
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当……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中华美德的作文篇2
美德从哪里来?读了这本《奔跑的幸福》你就明白了,由于它是27位著名儿童文学家书写的100位美德少年的故事,每一篇都会让你震动心弦。
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被分为了十几个小章。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爱之名”这一小章,次要讲了一位叫徐爱的少年,三岁时爸爸便逝世了,妈妈不堪接受生活的重荷竟不辞而别,徐爱虽然很想妈妈再回来,可她并没有埋怨上苍对本人的不公,仍和爷爷奶奶一同英勇面对困苦的生活,协助爷爷奶奶分担家务。当她上高中时,就下决计要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可爷爷却在这时得了肺癌早期,也许是她名字里有个“爱”字吧!徐爱尽心尽力的照顾着爷爷,可爷爷还是分开了人世,于是徐爱又下决计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援救像爷爷这样得病的人。于是,她就向着这个目的努力……
读了这个故事,我敬仰徐爱她那不被命运的不公而绊倒、而屈从的肉体。看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了我们小区后面的林荫道上,不断有一位残疾的叔叔在练习走路,听闻他是被车撞的,不论春夏秋冬,总能看到这位叔叔踉跄的身影。几年上去了,由于他的坚持,一开端连站立都很困难他,如今曾经能本人迟缓的行走了。经过书本上的故事和发作在我身边的事迹,让我明白了,不论发作多大的困难,只需你对本人有决心、有勇气、有毅力,向着本人的目的去努力,去拼搏,即便只要一丝希望,也还会从黑暗中走出来!
这就是美德,是人不可短少的,它不只打动了你我,还滋养了那原来破碎的心!从如今起,让我们去与美德相约吧!
中华美德的作文篇3
如果我问你们,中华的传统美德是什么?大多数人都回答得出来,那么我又想问,既然知道了中华美德是什么,你们做到了吗?许多人大概都不知如何回答吧!是不敢回答吧!但,既然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就应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在现如今,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许多人都将中华美德遗忘了吧!大家所追求的是金钱,权利,地位,难道在追求金钱,权利,地位的同时,不需要有传统美德吗?
假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没有道德,没有责任心,这样的一个人如何能获得权利与地位,这样的一个人是不会被社会所欣赏的人,也注定不能被重用,而相反的,一个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人,才能被重用,才能得到金钱、地位、权利,所以在追求一些东西的同时,也需要具有中华美德。
做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有中华美德,那么做为一名子女呢?
中国有一句俗语说:“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做为一个公民,我们要尊老爱幼,但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如何能尊重老人呢?但现在这个人情冷漠的社会,子女视年迈的父母为负担,不愿照顾;子女争夺父母财产,使父母黯然泣下;子女因与父母不和欧打父母,这类事件层出不穷。
在这个社会,人们的美德已经在慢慢消失,而我们做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美德的人,是一个不高尚的人,不要让这个社会沾染了青春!让我们发扬传统美德,让校园绽放美丽,我们的社会发出文明的火花。
中华美德的作文篇4
每个家庭都会有各自良好的家风。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家的良好家风是勤俭节约。
每次和妈妈逛街,妈妈总不舍得乱花钱买衣服,不会像其他孩子的妈妈那样大手大脚的花钱。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妈妈才会适当的花一些钱,这就是勤俭节约;每次看到爸爸穿着破旧干净的衣服和袜子时,我总会心疼不已,吵着闹着要爸爸买新的,可爸爸每次都满不在乎的说:“没事,你看,这还能穿嘛,不用买!”这就是勤俭节约。
从小爸爸、妈妈就我要勤俭节约,不要乱花钱,所以,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小朱去逛街。当我们走进一家服装店时,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件漂亮的白色羽绒服,帽子上还有一个毛绒绒的小球,煞是好看。我惊喜地走到那件羽绒服旁,仔细地看了又看,正好是我喜欢的类型。我一边轻轻地抚摸着衣服,一边啧啧称赞道:“漂亮,就是漂亮!”小朱看到我这么喜欢这件衣服,便笑着说:“你穿这件衣服一定很好看,既然那么喜欢,就买了它吧!”听了小朱的话,我翻看了一下价格, “哇哦,真贵呀,两百多块呢!”我吓得跳了起来,连忙摆摆手,“不不不,还是不要了吧!”“哎呀,你家又不是没有那几个钱,叫你爸爸妈妈给呀!”这时,我耳边响起了爸爸、妈妈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脑海中浮现出了爸爸、妈妈平时勤俭节约的画面,我斩钉截铁的说:“是,我家是不缺那几个钱。但是,我爸爸、妈妈从小就教我要勤俭节约,所以,我不会买这件衣服的。我现在也不缺衣服穿,我要买学习用品!”小朱看我态度这样坚定,沉默了,一言不发。“小朱,我们应该从小学会勤俭节约呀。爸爸、妈妈挣钱也不容易。”我诚恳地对小朱说。小朱听了,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道:“嗯,我懂了。小秦,谢谢你的提醒!我今后一定不乱花钱了。”看到小朱这样明白事理,我心里像吃了蜜糖那样甜。
勤俭节约是我家的家风,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攀比浪费为耻,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
中华美德的作文篇5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的目光正移向它们。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
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古人思想中优秀的固然比比皆是,思想糟粕亦不少,人们如果不假思索地乱用,无异于让古人的谬误与自己的歪理叠加,错上加错。儒家思想中有“三纲五常”,其中“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属于中华传统优良品质,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相比之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自由民主的今天则显得格格不入。在小部分家庭中,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一心要凌驾于妻子之上,自恃为一家之主,处处专制独裁,美其名曰遵循中华传统的纲常之道,结果往往是导致妻子不堪重负,情感破裂。至于部分已为人父者更是死守“三纲”不放,在与子女的交流过程中缺乏平等对话,没有尊重互信,取而代之的是强权甚至暴力,沦为失败的家长。
身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拥有的是青春活力,学习能力得天独厚,但我们涉世未深,缺少的是理解与辨别。在接受古典文化熏陶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多闻阙疑,博学勤思,读懂古人的思想,更要明察秋毫,善于分辨,取古人精华去腐朽糟粕。正如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中华美德的作文篇6
家风,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它直接影响我们的成长与性格还有处世之道,是一种无言的,我家也不例外。
是妈妈教会了我做人要诚实,她常说一个不诚实的人在社会上是得不到别人尊重的,我小时候还弄不明白什么意思,直到上了一年级,一次数学测验,我考的很糟糕,回去妈妈问成绩时,我想也没想就告诉她考了100分,卷子又收回去了,可是没成想晚上妈妈收拾我书包时发现了,但她没有发火,把我叫过来耐心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叫《狼来了》,这使我懂得了诚实的可贵之处,它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这件事之后,我再也没撒过一次慌,因为我知道欺骗别人就等于欺骗自己。
是爸爸教会了我勤俭,他的口头惮: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虽然我们的生活可以算上富足,但也要节俭,也不可以乱花一分钱,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走在路上,忽然看到前面地上有一角钱,爸爸正要捡起,我说:"一角钱能干什么呀!扔了吧!"可爸爸却拿起这一角钱边擦干净边说:"一角钱虽少,可也是钱,只要聚少成多,将来它也能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回到家后爸爸找了个小盒子把这一角钱放了进去,后来我们只要有零钱也都放进去,直到现在小盒子己经变成了大盒子,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再好也应以"俭持家,因为俭以养德呀!"从此我便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爸爸妈妈教会了我诚实做人,勤俭节约,这也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我不仅要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这样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中华美德的作文篇7
中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四大发明,更是让中国惠泽世界,让世界走近中国。而华夏子孙一脉相传的,也是中华文明最精髓之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那些传统美德,却一点一点被人丢却。
一次,我坐公交车回家,车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二十出头大学生模样打扮时髦的年轻人,有身强体壮的中年汉子,也有浓妆艳抹的妇女。突然,我扫见了一位老者,七十上下的年纪,背微驼,头发花白,他额头的皱纹上刻满了被岁月碾过的痕迹,皮肤像被水泡过了的树皮一样松弛。老人扶不稳扶手,身子随着公交车的一开一停猛烈地晃动着。但是,坐着的人,有的在与同伴谈笑风生;有的在低头看着手机;有的干脆成了“暂时性失明”和“暂时性耳聋”,任凭广播里一边又一遍的播放着“请给老人、孕妇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的话,依然无动于衷。老人站了一路,我想,即使是在七月盛夏,老人的心里也会有几分寒意吧。
回来的路上,我深深的感到一种悲哀,中华传承了几千年的尊老爱幼的美德,难道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消失殆尽了吗?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有的人平时大张旗鼓的喊着尊老爱幼的口号,而在真正需要履行实际行动时而视而不见。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不仅仅是这些,当我们在饭桌上,是否遵循了长者先,幼者后的礼仪?当我们出门和回家时,是否做到了出必告,反必面呢?当我们与大人交谈时,有没有做到长着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呢?如今,年青一代习惯了随性,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不过是一些烦人的枷锁,趁早丢掉,孰不知,他们丢掉的正是老祖宗流传、沉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明啊。
,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积累人文素养,而我们却把最基本的东西扔掉,受过再多的又有何用?那不过是一个应对考试的机器罢了。一个朋友去日本旅游,回来后为之汗颜,说日本人的礼仪修养让身为炎黄子孙的国际上我们都自愧不如。日本,一个不足中国十分之一的岛国,但在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这难道不说明一个越发达的国家就应该越谦虚,越有修养吗?做人也不应如此吗?
醒醒吧,不屑的中国国民,不要让我们宝贵的中华传统在消逝了,不要让我们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不要等到我们已经丢失时才懂得珍惜!
中华美德的作文篇8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说不尽,道不完,是我们的瑰宝,如今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文化也不断的升腾聚变,可我们也要不忘经典,诵读经典。利用寒假时间我观看了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节目《文学小名士》,它带给我了很多感受,使我的心灵受到了经典的.洗礼。
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个个学识渊博,面对问题能迅速的做出答案,唐诗宋词,明清古文,好似什么都难不过他们,我不由得从心底生出赞美之情,对古代经典更加感兴趣了,这个节目不仅能让我们从经典文化精髓中汲取养料还能让我们青少年感悟人生修身养性,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我在学校的生活中也参加了很多经典诵读的活动,像我在小学时与同学们一起诵读《弟子规》,《弟子规》三字一句,易学易记,文中穿插了相关文史知识、成语典故,对我们的受益很大,它教会我们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能培养我们青少年有健全的道德品质。进入初中后,我又诵读了许多经典,像《朱子家训》,全篇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其中有许多警句我与家人都非常喜欢,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告诉我们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告诉我们要珍惜,要懂得节约。还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告诉我们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经典,历史的印记;经典,文化的传承;经典,历史的不朽。经典,我们漫漫人生道路上的朋友,让我们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中华美德的作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