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的读后感能让我们在书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灵感,写读后感不仅是对作品的评论,更是对自我情感的审视,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我的理想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我的理想读后感篇1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理想》一书。对于第一章“我心中理想的学校”进行了细读。
朱教授告诉我们,他心中的桃花源——理想的校园是这样的:有特色,有品位,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体系,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朱教授所讲的“桃花源”令每个教师神往,这也是我所渴望的。如此理想学校的生成是一种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照我们的学校,某些方面已经在悄悄地萌芽。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乡村小学,与周边学校相比,已经算得上是个规模较大的学校。我们学校的学生有三百多人,教职工20个。自从我来到这个学校,就渴望学校能够蒸蒸日上,越来越现代化,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正如我所想,学校一直在不停地发展着。学校有了图书馆、计算机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等,学校还修建了宽敞的体育场,教师们不断参加各种培训,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高……新操场的建立,使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打篮球、乒乓球,跑操,充分的体育锻炼,定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近几年补充了新的“生力军”——特岗教师,她们的到来,给学校增添了不少活力。
学校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开放了图书馆。校长和我们几个老师依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把学校的`书籍进行分类,实行漂流制度,各班进行轮流阅读,这样学生就可以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了,孩子们特别开心,真是“爱书之心,人皆有之”。小学是孩子最好的读书阶段,孩子们需要阅读海量的书籍,所以学校拥有一个图书馆是多么重要。很庆幸我们学校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可以让孩子们在书海中尽情地畅游。
正如朱教授所言:“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教师的奉献精神、凝聚力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一所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名师。”我们学校教师年龄层次差别不是很大,年轻教师占多数,我们学校太需要对教师进行更多地培训了。所以,在这几年里,我们的马校长经常组织老师们到各地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学习,老师们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充满活力。
“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快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理想的学校是每个学校应该追求实现的,我想,它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实现。
读我的理想读后感篇2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没有了“爱”,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教书会枯燥?是以前的我不曾用心,不曾将爱付诸于行动中;不懂将学习与生活接轨。教师要创造什么?教师创造知识,教师创造人生。知道自己的职业无尚崇高美好,所以一开始热情高涨。更把这一切看作是一个瑰丽的梦,决心在其中描绘出灿烂的未来。可日复一日纠缠在“对”与“错”中,一次次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中走来,对学生终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苦恼,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校园的生活很无奈。”我们竟和重重压力下的学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再来回忆当时的想法,是觉得自己太计较于“得与失”之间的平衡,却忘了教师是一个讲究奉献的职业,忘了要“梦想成真”首先必须要对梦进行投资,而再来对照自己所谓的付出
“许多的文学著作和社会科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如果一个孩子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得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是啊,读书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增长他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而这不就是我们工作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吗?鼓励孩子们读书,也许会使学生的负担加重一些,但是当孩子们从书中找到了榜样、当孩子们从书中学会了做人,当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陶冶,那么这种所谓的负担能使他们受益终身,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坚持呢?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学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我想,今后我不仅要坚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还要在这方些面加强指导,比如读什么书、怎样读、要创造性地组织孩子们进行读书比赛,如把他们所读书的概况讲给同学们听、指导他们写读书心得等等。总之,要像朱市长所说的那样,“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
读我的理想读后感篇3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既然选择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要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事业的坚定决心。
我想,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我们每个老师,也是我从教内心执着的追求。朱永新的《我的理想教师》让我懂得好老师的标准,让我们更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可能不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去做“一个胸怀理想,充满爱心和诗意的教师”;我可能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去做“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可能不是“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但我怀着年轻的心,努力去做一个所接受和认可的教师;我可能不够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但我会努力去做“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没有远大的梦想,就不能够有成就。我们或许成不了家所期望的理想教师,但我们应该把他作为一个梦去努力,去把它变成现实。
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一句: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朱教授说的好,“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的真谛。”未来的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我们要真诚的热爱学生,才会在愿意与你交流,乐意与你一起分享学习和生活的快乐。我觉得教师爱学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探索,是他们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事业,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交往中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生活的烦恼。也最终让你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要相信一份耕耘总会给你成倍的回报,只是有时候你的付出不会马上见效。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理想》中谈到的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觉得自己与它的距离还很远很远,但我并不气馁,我会一如既往,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读我的理想读后感篇4
今天,我读朱永新的《我的理想》,其中理想的教师一章节给我感受最深,现小结如下: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做为教师来说,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否则就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及精力;富有更高的灵性和悟性;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和都不一样。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生活。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就会终结;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就没有了意义。
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没有激情?因为他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在交往中自贬一些未尝不可,但在内心深处绝对不能自贬。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越他追求的目标,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越对自己的评价。培养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人来到世上,就应该有他的价值、他的舞台,就应该有他扮演的角色、达到的境界。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
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多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教师的影响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的层面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一个会做工作的教师,会调动千军万马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过去一直是讲三要素:一换位思考,二尊重,三互惠。
四、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每偶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涌起一种爱的热潮。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多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作为一个教师,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成功,享受人生。
五、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写日记,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总结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样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发生了一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把这些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
我们很多人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没有付诸笔端。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都能做学问。我们的教师还应该创造与众不同的品牌,打出自己的旗帜。
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一个理想的教师,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关键在于是否做一个有心人,是否执着,是否有恒心。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用我们的时代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的理解。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的。我们要鼓励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要培养这样一种心境,才能好孩子。
七、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本身就是生活。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
八、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只会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非常重要。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才能使我们的整个民族变得强大,变得有凝聚力。
读我的理想读后感篇5
最近我读了一本专着《我的理想》。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大师知识的渊博,对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之梦,她,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工作者共同的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提到的新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我们平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我能从随笔,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又一次偶然间,我无意中打开了“行知论坛”和“在线”,我看到了论坛上很多老师的随笔,我用心的读了几篇,就被老师们精彩、真实的文章打动了,他们对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令我佩服,他们对的执着与真情令我感动。在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中, 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将自己融在学生中的快乐,在激情飞扬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动,是随笔,教会我更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这样的学习与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实验的核心理念是师生一起成长,所以,我也一直问自己,在课堂上,我真的关注学生的心灵,体现的平等与民主了吗?在课后,我注重教学的反思并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了吗?随笔我坚持写了吗?在这样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将自己定下的目标忘却——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这将是我长期而永恒的追求!
感谢《我的理想》,她,让我心随激情飞扬,梦随理想共舞,此时我又想起了叶澜教授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片绿叶,每一片绿叶下面都是一个绿色的心灵世界。我愿意做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和学生一起成长。
读我的理想读后感篇6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小作者的爸爸、妈妈和爷爷之间争执的事。有一次,她的爸爸和爷爷还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无助、脆弱的小作者不得不跪在他们面前,苦苦哀求,希望他们不要再打架了。现在的小作者心中充满了哀愁,因为找不到有效的办法阻止他们再次发生冲突。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意识到我的不是。我有一个美好、快乐的家庭。有对我千依百顺的爷爷奶奶,有对我爱护有加的爸爸妈妈。我竟然还不满足,整天就想着吃好、喝好。跟小作者相比,我真是惭愧不已。她那支离破碎的家庭深深地伤害着她,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家庭和睦。
小作者坚强的心灵吐撒着她的'心声,她的心声让我感动。我意识到,一个美好的家庭需要每个人来维持,不能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发生争吵。做每件事都要宽容点,否则就会导致小作者家那样的状况。
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孩子来维持,孩子听话懂事,是家庭之福气;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老人来支持,老人的慈祥和蔼,是家庭之福气;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当家的来维持,当家的持家有道,是家庭的福气。
我为小作者感到可怜,我为小作者拥有那样一个家庭感到悲伤,我为小作者的家人悲叹,他们为什么不能停止“战争”,他们为什么不能体会到一个心灵受到创伤的孩子的心声呢?
幸福家庭,应由每个家庭人员共同努力;幸福的家庭,应从我做起!
读我的理想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