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以便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每次写心得体会,我们都能反思实践中的得失,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武汉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武汉心得体会篇1
2020年的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国举家团圆的节奏。武汉的重大疫情更是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大家极响应国家号召,宅家却不忘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全国同心战“疫”,你我同“屏”共振。
通过屏幕,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全国最耀眼的明星——钟南山院士。曾记否?17年前他不畏非典病毒,一句“请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这里送”掷地有声,铿镪感人!如今他已84岁高龄,本应在家安享天年。可他却再次披褂上阵,奔赴前线,满腔责任为国为民。他建议“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带领医护人员,与死神争分夺秒,使全国人民增添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永难忘,屏幕中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眼含泪花的慈悲情怀;永难忘,屏幕中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的疲惫身影……
通过屏幕,我们认识了无数在蓝色口罩和厚重防护服下的医护工作者,虽然被模糊成统一的形象,甚至不知他们的姓名和模样,但同样凝重的眼神、坚毅的表情却兑现着救死扶伤的诺言,承担着医者父母的责任。面临危险,始见英雄,正是有了无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构成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脊梁!”永难忘,屏幕中摘下口罩后脸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血痕;永难忘,屏幕中穿着厚重防护服席地而躺的坚守……
通过屏幕,我们还认识了许多在疫情之下仍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心怀梦想的莘莘学子。一位感染新冠疫情的年轻人,在上千人的开放病房里安静读书的样子,地诠释了英国作家毛姆曾说的话:“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座避难所,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疾病,都可以拥有。”同时也让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能静下心来阅读,也是一种幸运和幸福!永难忘,武汉方舱医院内一名高三学生趴在桌子前做作业,认真备战高考的样子;永难忘,为了不耽误课程,每天爬1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到距家4公里外的悬崖下上网课的杨秀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感动之余,又该做些什么呢?
疫情之下,没有谁能置身事外,人人都应躬身入局!虽已延期开学,但我们如期开展了网上教学,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老师们为了上好全新的网课,不让孩子们因延期开学而落下课程,真是学会了“十八般武艺”,甚至成了直播“网红”。特别是面对一些学习不够自觉的孩子,堪称“斗智斗勇”。孩子们也不负重望,每天清早就离开温暖的被窝,微信打卡签到,开始背诵新学的内容,白天按课表进行各科上课,观看直播视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拍照、上传,真可谓“马不停蹄”!永难忘,师生虽未曾见面,却通过屏幕在微信群里一起并肩互动讨论问题时的热火朝天;永难忘,同学们正用知识缝制坚锐的铠甲,不远的将来在各行各业中披甲上阵……
武汉心得体会篇2
武汉的自述 封城不封爱
大家好!我是武汉。一场突然袭来的病毒让我生病了,之后从专家和医生那里,我了解到我病情的特殊性、传染性与严重性,就这样我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为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不把这可怕的病毒传染给他人,我把自己关了起来,认真治疗,全力抗“疫”,迎来了“武汉封城”,但封城不封爱,是我的切身体会。
防控同时间赛跑,全员奋战一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决策部署。在我这个抗击疫情主战场上,几乎所有在武汉的医生、护士、社区工作者、建设者、城市运营者等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冲锋在前,不惧疫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他们纷纷主动请缨,到最辛苦、最劳累、最危险的第一线,冲在队伍的最前列,用勇气和智慧为一线将士们做出表率。这些冲锋在最前线的党员,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们都义无反顾,向前走,不回头。
时刻与病魔较量,全国各地驰援。“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就这样全民“战”疫,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我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就这样我迎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救援队,他们迅速驰援,与我们本地的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同心战“疫”。就这样我收到了火速送来的一批批防控物资,有防疫用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酒精、消毒液等物资,也有肉蛋奶和蔬菜等生活物资,累计达30.06万吨,现在依然呈上涨趋势。我更目睹了各项防控措施第一时间落地,学校推迟开学,居家办公模式开启,社区防控实行网格化管理、地毯式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为人民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治。生命重于泰山。广大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从病魔手里抢救生命,建设者不分昼夜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鏖战火神山的序幕拉开,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经过十天的日夜酣战、顶风冒雨,在无数“云监工”的共同见证下,占地3.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交付使用。紧接着就是雷神山交付使用,全力救治已确诊的新冠疫情患者,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就这样慢慢地,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实效。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关于这场疫情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我深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等到雪融草青,旧疾当愈,一切美好终将如期而至,眼前的一切都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等我好了,欢迎大家还找我玩,去户部巷吃热干面,去武大赏樱花,去黄鹤楼拍照,去汉口看芦苇,吃遍美食、看遍美景,共睹英雄城市的风采。
武汉心得体会篇3
盛夏的武汉,热情似火,骄阳似金。在这充满激情的日子里,我有幸参加了**区地方税务局组织的科级干部培训班,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武汉大学,接受了为期七天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武汉大学的精心安排,为我们量身定制了7天的相关课程、12项专题。课堂上我们积极与教授互动。武汉大学老师精湛的学识、精心准备的讲义、精准到位的讲解,使我们对时事政治、礼仪文化、领导艺术乃至干部素养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更新了知识结构,开阔了思路,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业务技能,黄州地税这个班也得到各位教授和老师的肯定。
严双伍教授讲授的《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外交》,通过两天的听课和请教,感觉严老师是一位对国内经济政策和国际环境掌握非常全面的老师,对经济政策是信手拈来,对时事热点点评的是恰到好处,历史数据更是说得一个不差。他大量引用实际案例,剖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和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让我们受益匪浅。
钟青林教授讲授的《领导干部素养提升》,使我们对为什么要提高领导干部素养、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领导素质修养的重要性和提高领导者素养的方法和途径都有了新的认识。他讲授的《团队建设与组织执行力》又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团队建设要从每一个人做起,和谐是团队建设的软环境,信任是团队建设的基础,要用沟通去消除误解,用理解去化解抱怨,用激情提升团队士气,用平等关爱的心态去增强凝聚力。
陈世香教授用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为我们讲授了《行政问责制理论与实践》,着重讲解了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缘起与发展趋势,现场解答学员的提问。他引用政策法规准确,讲解清晰到位,使我们的许多工作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提高了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同时,陈老师的课也使我们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税务干部要不断加强行政问责的观念和自身修养,进一步强化执法业务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和执法水平,防范执法风险。
李荣建教授讲授的《公务礼仪》,使我们对中国传统传统礼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修身的个人礼仪、齐家的家庭礼仪和职场礼仪,为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践行“服务兴税”提供了理论指导。钟青林教授讲授的《团队建设与组织执行力》,从为什么要重视执行、什么是执行力、如何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大家都普遍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税收管理员具有良好执行力的重要性。
二、树立了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理念
武汉大学各位教授讲授给我们的新知识、新理念、新观点带我们驶入了信息时代的快车道,让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特别是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从xx年国家税务部总局提出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工作思路以来,我国税收管理已由“收入型”向“监控型”转变,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已然建立。这都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上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理念,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和征管知识,提高税收业务技能,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依法治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学以致用,提升了实践的能力
老师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讲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将枯燥深奥的理论融于实际;采用新颖有趣的互动授课方法,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是怎样有机结合的。张晓红教授讲授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我们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有莫大的帮助;戴正清教授讲授的《干部心理压力压力调整与对策》,对我们保持健康心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让我们现场培养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运用技巧成功进行沟通;让我更清醒地认识到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如何展现个人综合素质和个人魅力,实现与纳税人之间、与同事之间的有效沟通,完成实际的工作能力。通过这次学习不仅增强了业务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沟通能力,解决了我在基层一线税收管理和服务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困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持续学习,熟悉征管改革中的新政策新举措,了解前瞻性的税收学术研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切实提升一名基层税收管理员的执行力。
武汉心得体会篇4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立根”的顽劲儿。越是艰难越向前,越是艰难越挺立,这就是顽劲儿。我们向“疫魔”宣战,全民都在“狙击”,每个人都是逆行者。“疫情未来10天至两周或迎来高峰期”,更需要我们携手逆行,携手抗击,万众一心、共克难关。对于个体来说,天降大任,苦心志,行拂所为,在危难中得以锻造,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实践告诉我们:越是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炼的国度,生命力越是顽强,越是倔强,因为她的“根”深深地扎在“岩石”之中。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千磨”的坚劲儿。自强不息、劲健有力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曾记否,我们之所能历经无数战乱饥荒、屡受外敌欺侮侵略而始终怀揣梦想,不折不挠、奋起抗争,愈挫愈勇、奋发图强,一路高歌前行,就是因为我们骨子里那股“宁折不可曲”的坚劲儿。面对“疫情”蔓延,不恐慌,不麻痹,心理上藐视,行动上重视,方法上科学,这才是我们战“疫”的正确打开方式。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任尔”的豪劲儿。要游泳总会呛水,要前进总会遇阻,凌寒暑而不渝其色,这就是我们的豪劲儿。“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令行禁止”,这是我们体制的优势和制度的力量,也正是我们打赢这场战“疫”的信心之源、活力之源、动力之源。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治愈出院,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频传佳音,这就是胜利的成果、希望的曙光。
栉风沐雨,不畏浮云,自信击“疫”,我们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稳致远。
武汉心得体会篇5
赴武汉大学学习共5天,受益匪浅,收获颇多。非常感谢单位的栽培,让我有次机会参与。这次的学习的平台很吸引人,全程我都认真学习了,整个学习完了后确实改变了对当前工作思路,开拓了视野。下一步将结合目前的工作实际,将好的思路融合到目前的工作当中。这次学习我主要有以下体会:
1.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应放到很重要的位置来看,为什么责任意识在前,因为无责任的企业,业务担当,当然不会注重质量,投机取巧的心里会影响其发展。
2.现目前我们系统的监管方式存在问题,但是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无理改变现在的现状,基于这样的情况,也只能在小的方面做一些改变。比如说标准管理工作,我们可以尽量鼓励企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在企业内部,计量也很重要。这次学习,在李工真老师的课堂上提到,德国的产品质量之所以好,因为德国的精密计量水平全世界全列,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它的水平。
对此,我印象深刻,计量的不准确,对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作为监管人员,因加深计量对产品质量起重要作用的认识,加强宣传,让企业高度重视。
4.企业在提高质量的同时,也应注重宣传,提高知名度。老师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觉得这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现在信息化这么快,各企业在质量等同的条件下,注重宣传的那肯定要占据优势,得到优先发展。名牌的评价对于贵州目前的现状来说,不失也为一个产品的助推作用,当然名牌确实不是评出来的,但名牌对企业也有走出去的作用,这个我觉得可以根据各个阶段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质量的提高,应尽量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这一块下一步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产品标识标记的监督管理,规范其标记行为;二是对抽检的结果采取我们自己的方式向社会通报,扩大宣传力;三是建立企业诚信考核机制,定期公布;四是以后3.15,质量月等节日期间宣传的方向应注重提高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6.在个人工作上。压力、烦恼除了要自己调节之外,还应找人倾诉,倾诉的对象可以是朋友、亲人,亦或是认识的之名心理学老师,在自己走不出来的时候,积极与这些人沟通,消除心理阴霾。这方面在这次学习中,改变了我以往处理这些问题的看法,有心理问题不可,怕不可耻,不解决心理问题才可怕,甚至可能连生命都会失去。
7.对大数据的了解加深了。对大数据的实质,大数据的运用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大数据的运用以后会是一种趋势,以后若有大数据方面的培训学习,建议单位尽量组织我们去培训。大数据的平台我认为以后肯定会运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现在产品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都有网络平台,应充分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另外建议上级单位建立计量器具信息服务平台,将所有的计量器具纳入到平台上来监管(重点限于大型计量设备),类似于特种设备监管平台。
8.此次培训内容丰富,观点深入,切合实际,高瞻远署,建议组织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与到武汉质量院培训中来,拓宽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思路,强化产品质量竞争意识,使企业能够通过培训后积极创新,做大做强。
武汉心得体会篇6
十七年前的非典,横行霸道,傲慢不羁地走遍全国。
你可曾想过,你带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可知你的肆意妄为,令多少人惴惴不安?
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不惧,挺身而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短短十二字,落地有声,铿锵有力。
十七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从非典出现到消失的一年时间里,他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将自己的安危置外,不顾风险地救治病人、寻找治疗的方法。在上级说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体时,说非典得到控制时,他顶住压力,说了真话。他说:
“非典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没有到位!”
两句话,犹如平地惊雷,响得叫人害怕。
非典消失后,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荣誉。他却重归于寂静。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今,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蔓延至全国,来势汹汹。耄耋之年的他不得不再一次出山抗击疫情。他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说这句话的两天前悄悄地去了武汉。在疫情面前,他同十七年前一样,实事求是。坦然道出这次肺炎会人传人,叮嘱大家出门要戴口罩。
他,犹如在无边阴霾中生出的丝丝光线,驱赶了黑暗。而人们只要见了“钟南山”三字,便不觉惶恐,只觉心安。
他是“身着白衣,心有缎锦”的白衣天使;是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刚正之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无双国士。他是钟南山院士。
武汉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 监察心得体会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