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心得体会7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可以是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感悟记录下来,心得体会是当下社会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书面材料,高中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史力行”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7篇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篇1

学史而知往明“理”而致远

学史明理,明的是“真理”,需笃信之。回望党的一百年灿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党之初,我们便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印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始终高举着这面真理的旗帜,前赴后继、浴血奋斗。陈望道先生怀着满腔热情,以“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翻译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而这本苦心翻译而来的《共产党宣言》也成为了我们党开创事业、开辟未来的思想起点,让无数的共产党人从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真理,并获得了信仰的力量。而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厚重的百年党史,我们更加要笃信马克思主义所闪烁的真理光辉和科学力量,从中细细品味真理的“甜味”,汲取信仰的养分,坚定前行的力量。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篇2

学史增信,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学史增信就应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定政治立场,就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改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也绝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应当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群众的安危冷暖和急难愁盼,时时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刻刻同群众保持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要自觉将“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做到学史增信,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定政治立场。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篇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全省全市各级各地都在学习党史,因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仅是领导要学党史,公职人员要学党史,教师要学党史,学生也要学党史。

一、红色文化助力苏区创建发展

红色,是横峰最炫目的底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黄道 、邵式平等革命先驱曾在这里领导过叱咤风云的革命斗争,创建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中,横峰6万人民就有2万儿女参军参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

横峰县葛源镇,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红色省会,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赣东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鼎盛时期的闽浙赣省,红军总人数达3万人,是中央苏区右翼的有力屏障。毛泽东同志曾称赞这里是“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并授予“苏维埃模范省”的光荣称号。

在葛源,沿着时空交融的红色之旅,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这片根据地曾经“一等的工作”。在这里,有我军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军校——红五分校,培养红军骨干1500余人;有我党最早建造的人民公园——列宁公园,由方志敏亲自设计筹建,供广大军民休闲。根据地内各项社会事业颇具特色:苏区儿童进入各级列宁小学学习,均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创办妇女职业学校——省三八女子职业学校,走在了全国苏区的前列;创办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红色俱乐部400余个,发展群众文艺;还组建了工农剧团,方志敏曾亲自登台出演由自己创作的话剧《年关斗争》……正如方志敏当年说过的,这一切都“表现出苏维埃惊人的创造力量”。

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形成的红色文化,对苏区政权建设、军事建设和经济建设都有极大的宣传鼓舞作用。即使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落后的经济、薄弱的文化教育基础都严重束缚了红色文化的发展,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文化理论与苏区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了文化与政治、文化与革命战争、文化与经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关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化发展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红色文化助力老区振兴发展

葛源至今还保存着红色旧址5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旧址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旧址多达30余处。2009年,葛源镇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目前,闽浙皖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等旧址保存完好。近年来,横峰县大力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加强宣传,发展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让革命旧址与文物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为干部群众奉献了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让红色文化继续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一是创新领导体制。成立红色旅游领导小组,把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近年来累计投资约15亿元。成立了“中华苏维埃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景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了游客中心、标识标牌以及旅游配套基础设施。

三是促进文旅融合。推出了走进“可爱的中国”旅游专线,打造了忆江南、原乡记忆等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以红带绿、以绿助红”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在黄道故居、娄底弋横暴动旧址周边打造了好客王家、兰子畲族、礼孝东山、耕读苏家塘等10余个乡村旅游点;在赭亭山、猪头山等红军古战场遗址附近打造了梧桐畈4a乡村旅游点、亭子上、丁家、天野牧场等3a乡村旅游点,合力打造集红色教育、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组建了“红歌演唱队”“苏区民间乐队”“苏区秧歌队”等红色文化群众艺术团体,让游客在欣赏景点的同时,参与编草鞋、纺棉花等体验活动,让干部群众全方位感受葛源深厚的红色文化和民俗风情。

四是做大旅游经济。2016年初,横峰县启动了全域旅游规划,围绕“一核一线四区”的战略布局,把以葛源镇为主的红色旅游核心示范区作为“秀美乡村”的重点打造区域之一。如今,通过近三年的秀美乡村建设,全镇90个自然村的七改工作都已全覆盖,建成了一批景点亮点村。在此基础上,县里致力发展旅游扶贫,做大旅游节庆经济。成立了3个村级旅游公司,新建农家乐20家、民宿15家。开发采摘游等参与式、体验式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欣赏葛源秀美景色,实现红色旅游与秀美乡村的完美结合。20xx年,到横峰县学习、参观的党员干部及游客近7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0xx年上半年,横峰县旅游人次累计达581.1万次,同比增长41.7%;旅游综合收入累计49217.4万元,同比增长69%。

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我们横峰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篇4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金川区法院宁远堡法庭三级法官

瞿晓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连日来,我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全会公报,豪情满怀,精神振奋。现围绕工作实际,就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铸牢忠诚之魂,做到“两个维护”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最确凿的历史结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强化“核心”意识,把握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伟大意义和伟大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忠诚核心、维护核心、跟随核心体现到岗位职责上、日常工作里、言行举止中,要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努力为法治政府平安金川建设作贡献。

二、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学习成效

三、恪守岗位职责,不负伟大时代

法院干警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守护者、建设者和捍卫者,肩负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使命,当前,正值岁末,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将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把任务目标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装在心上,落实到具体的审判执行工作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篇5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篇6

学党史·悟思想·开新局

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学到位:以学促做

做到位:学史力行

聚焦执法办案主责主业,精准对接群众司法需求,出台《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双为”)活动实施方案》,努力解决群众、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该院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先后部署开展了“‘双为’活动——法官在行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26”国际禁毒日、防范非法集资、“扫黄打非”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全市法院700余名干警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和企业开展法律宣讲、法律咨询活动,发放普法资料3万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和企业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积极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和“邀请群众旁听庭审”活动,选取群众和企业关心关注的典型案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等2435人次走进法院旁听案件审理190次,实现了“一堂庭审便是一堂法治课”的效果。

融到位:为民服务

市中级人民法院切实从党史中汲取司法为民的精神力量,将学习效果落脚在“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落脚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上。

成立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加快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网上立案、网上阅卷、跨域立案、12368热线“一号通办”等现代化诉讼服务。

畅通信访渠道,常态化落实院领导接访制度,在该院立案大庭公示院领导接访值班表。截至目前,该院领导接待来访群众188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80余起,提高了信访接待质量和效率,促进了信访工作有序进行,得到了信访群众的认可。

同时,该院持续开展执行攻坚活动,不断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举行全市两级法院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以涉民生、涉中小微企业案件为重点,优先兑付执行款;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打击和震慑力度,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9643件,执行到位金额11.1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助民企”。通过建立“企业联络群”、在重点企业设立14名服务专员、选派11名企业首席服务官入驻22家包联企业等方式,详细了解法院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妥善处理,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助力乡村振兴“惠民生”。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职能作用,积极推行巡回审判,发挥“前沿哨所”作用,将多元解纷机制建在最基层,在群众家门口解决矛盾纠纷,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实现“微纠纷”就地化解。

该院执行局通过执行和解方式化解的郑州某食品公司侵犯漯河某龙头公司商标权案件,既维护了漯河某龙头公司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被执行人作为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权。双方当事人到该院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该院司法技术部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鉴定事项、鉴定人、鉴定意见进行严格审查,对鉴定机构加强监督,协助法官做好调解和审判工作,促进司法公正,实现案结事了。在2021年5月省高院发布的9起全省法院司法技术典型案例中,漯河法院系统两起典型案例入选。

-end-

来源:漯河日报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篇7

四个“始终”学党史

学史增信,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学史增信就应该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定政治立场,就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改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也绝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应当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群众的安危冷暖和急难愁盼,时时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刻刻同群众保持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要自觉将“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做到学史增信,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定政治立场。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童年心得体会作文7篇

书籍心得体会7篇

事故心得体会模板7篇

对三违的心得体会7篇

画画心得体会7篇

江南的心得体会7篇

驻村工作心得体会7篇

2023企业文化心得体会7篇

普车心得体会7篇

养老护理心得体会7篇

“学史力行”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