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经历的心得体会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和经验,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共同思考,一份实用的心得体会能够让我们更加自信和自如地表达自己,提高表达的自信度和自然度,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励志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励志的心得体会篇1
现在不少孩子太缺少感恩情怀了。独生子居多,父母亲太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了孩子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怎能学会感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该如何加强孩子的感恩教育吧。记得有一次,我膝盖关节疼痛,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孩子看见后,不是关切地问我痛不痛,而是哈哈大笑。不仅如此,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还挑吃、浪费粮食,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会与人分享。虽然我不指望孩子将来会有怎样的报答。但孩子的表现着实让我感到有些寒心和担忧。可仔细一想,其实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楼上的大爷腿脚不好,上下楼梯不方便,孩子看到后会关切地说:“大爷,您小心,要走好”。小区里的邻居和同学的妈妈经常夸赞她懂礼貌,懂得与大人打招呼,老师也称赞她在校能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对人热情。
孩子为何在外表现和在家里的表现截然不同。难道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于是,我开始对孩子灌输感恩教育。每当孩子淘气的时候,我会以讲故事的形式跟她说:爸爸妈妈白天是如何辛苦工作,下班回家还要辅导你做作业,你还淘气,爸爸妈妈会很伤心的。每次听到这里,孩子都会掉着眼泪后悔地对我说:“妈妈不要伤心,我这样做不对,我再也不会这样了。”虽然孩子不会这样就真的“痛改前非”,也许第二天就忘记了对我的承诺。但是,看着孩子的表现,我知道,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已经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我还经常跟她讲小时候他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故事,让她知道大人们为了她的健康成长付出了什么,教她要懂得回报,尊敬长辈。
如今,孩子已经开始学会了怎样去关心别人。我的腿磕着了,她会急切地问:“妈妈,疼吗?”外婆的眼睛进了灰尘,她会关心地问:“外婆,你的眼睛好点没有?”爸爸睡觉时,她会给他盖被子。同学流鼻血,她会主动地递上纸巾。孩子也懂得了帮大人分担家务活,跟我抢着叠衣服,看着她一点点地进步,我感到欣慰。
其实,孩子自私、缺乏责任感和感恩的心理,独立性差,经受不起挫折,这都是家长过分溺爱所造成的。小学时期,学生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只要我们家校配合,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了解,用心去教育,让孩子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哀别人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我想,孩子们会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父母。
励志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听了朱老师的“感恩励志教育”的讲座,在场的父母没有不为之动容的,我也不例外,这不仅仅在教育孩子,也给父母们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让大家在精神上也得到了一次洗礼。
“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恩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感恩朋友,是他们给了我们友谊;感恩挫折,是它们让我们成长”,说的多好啊,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一个写照,如果没有这一切,那么我们就不会成长,也许人们就不会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而我,我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是他给了我幸福的家;感谢孩子,是他们给了我欢乐,让我感受到为人母的喜悦与忧愁。所以,我要感谢上苍给我的这一切,能让我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长大,则能体会的更加深刻,幸而,我很早以前就悟到了这个道理,无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爱人的父母,都好好的对待他们,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如果自己都对父母不好,那孩子呢?他们一定会看着你,学你的样,等你变老的时候,会同样待之。我想,父母一定要带好头,要告诉他们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无形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孩子负责。
与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全面发展,各方面都能很优秀,但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会上,朱老师让孩子们打开心扉,向父母们及老师们说出心里话,为自己今后的表现做个表态,改正自己从前犯下的错,能上台的孩子都非常的有勇气,说明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我的孩子却做不到,她有些胆小,我多么希望孩子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把自己的不足都能补足。我想,这不单单是孩子的问题,做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这样他们才不会变得畏畏缩缩。也许我们还欠孩子一个拥抱,也许这个拥抱能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也许我们很少与孩子沟通,当我们心情不好而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只会一味的冲着孩子发火,这样只能打击孩子,伤了他们的自尊,久而久之孩子会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我,偶尔也会这样,现在想想,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而需要更多的关爱与耐心。另外,一定要多与孩子沟通,无论任何一方出现错误,都要学会道歉,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
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励志的心得体会篇3
子,心理学鼻祖也(之六) ——《论语》学习心得(小乐) 2024年6月19日下午草就,头脑不清醒。20日下午成。
一、今日更新《论语·子路》 13.27: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13.27
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慎言。具备了这四种品德的人,便接近仁德了。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仁的本质是“由己而由人”,孔子说:修为自己,接近性格刚毅,言语木讷的程度,可称谓“仁”。
理解二:
性格刚毅,言语木讷,说明其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谓“达人”也。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外在表现出刚毅,内心却是柔情似水,因为他由己而由人,总是考虑他人的感受;
其在说话时的表现是谨慎而小心,好像笨笨的样子,但同样是因为他由己而由人,总是考虑他人的感受。
这实际就是推己及人,是“仁”的表现了。
二、今日更新《论语·子路》 13.28: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
子路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 孔子说:“能和兄弟与朋友互相帮助、督促,还能和睦相处,就可以叫作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督促,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
1、我试断句如下: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1)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的意思:
朋友之间的关系是要互相切磋,互相督促,在一起修为自己,和而不同;兄弟之间的关系要亲密和美,非常融洽,当然也要和而不同。
(2)如果能做到对朋友、对兄弟都能和而不同,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则必然接近“仁”的状态,而“仁”正是“士”所追求的目标,故曰:“可谓士矣。”
三、今日更新《论语·子路》 13.29: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导训练百姓七年时间,就可以叫他们去作战了。”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善,人教”:系“善,教人”的宾语前置,倒装句也。
理解二:
用“善”来教化人,用美好的愿景来引导人,老百姓只要七年时间就可以同心同德了。由这种坚定的信念做支撑,上前线作战,一点问题都没有。
理解三:
“士为知;己者,死!”
“行;己有,耻!”
老百姓经过“善”的教化,成为了“战士”,为了崇高的理想,抛弃私欲(是谓“己者,死”也),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以自己的生存为耻(是谓“己有,耻”也)。
理解三:
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全体指战员莫不如此:
为了过上好日子,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大量的民兵成了战士,大量的原国民党将士成为了志愿军战士,大量的老百姓子弟也积极入伍参战,就连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也第一时间响应。关键在于共产党“善,教人”也,即“善,人教”也。
四、今日更新《论语·子路》 13.30: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让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去作战,这是抛弃他们,让他们去送死。”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我试理解如下:
接上句“善,人教”,此处“以‘不’,教”也就是“教,以‘不’”。
用不善的思想教化人。让这种思想被毒化的老百姓参战。这也可以被称谓弃之如敝屐也。
励志的心得体会篇4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学生安珂10个月所积累下来的日记其中一篇让我映像很深讲了主人公不小心把一个老爷爷的眼睛给打瞎了,许多群众都开始骂他,又给人指责了大家让小男孩回家了,他回到家后发现原来那个老爷爷住在他家楼上,他非常想去看看可是很害怕,但还是去了,他进了老爷爷家,老爷也开始指责他,他感到伤心说了声对不起,老爷爷也马上转悲为喜,说了声不要紧。
这篇让我感受到了,犯了错误只要勇于承认,大家都会放过他,可是如果不敢承认反而推辞,大家都不会放过一个连声对不起都不敢说的.小人。
励志的心得体会篇5
35岁是个坎儿
这类事情,挺多的。
春雨医生创始人,天涯主编,都是因为过劳导致猝死,年龄差不多也都是在35岁左右。上述华为工程师,年龄是36岁。
我们当然应该惋惜,同情,除此之外,却也能嗅出老天爷的公平:你自己的身体,折腾来折腾去,虐待它,熬夜不休,吃饭不定时,高血压还加班,病了还不请假。这么个做法,身体能不垮吗?
惋惜同情之外,应该要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职场上,35岁是个坎儿。如果不能像年轻时那么拼,很可能会被淘汰。35岁职场危机就是这么来的。
还是华为,一年前,华为辞退35岁以上老员工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一位年龄刚刚好35岁的员工被公司辞退了。
辞退的理由当然充满正当性:末位淘汰。
实际原因是:公司想外派他到非洲去当驻外工程师,工资是在国内的3倍,可是他不想去。他已经在国外呆过4年,他知道驻外有多辛苦。
外人根本没法想象到华为驻外工程师有多辛苦,风里来雨里去,遇到问题立刻要开车去解决,熬夜加班都不是个事儿。就是因为不想去驻外,所以回来。
可是国内没有需要他的岗位,于是,他被辞退了
励志的心得体会篇6
伴随着第一声叫声,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得到过许许多多的关心与帮助,虽然我们都不能一一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想到这句话,就会让我想起生我养我的父母来了。感恩父母,是他们把我带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回忆起小时候是父母用手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学会走路,学会奔跑??每当我们遇到失败与困难的时候总是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们身后鼓励我们,让我们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头上已经是长起了白发、眼角也长起了皱纹,但是我们何曾认真想过父母的哪一根头发不是为我们而白?哪一丝皱纹不是为我们所生?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然而,认为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是我们应得的,可以尽情的享受。我们何尝想过感恩父母呢?在今天,我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荞麦恩情我们无以回报,从今以后,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以自己成绩的优越与进步作为对父母的回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当想到这一句话。就会令我想起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您—老师来了。感恩老师,在那次感恩教育活动中,当与老师拥抱的那一瞬间,我们似乎想到了什么:老师啊!你犹如一位辛勤的园丁日日夜夜为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所操劳着,在早上您一早就回来教导我们要好好珍惜早上的时间,然而在办公室里就有上百个作业本等待老师您的批改。在中午,当我们在看电视、在玩耍时??老师您却在批改作业。在深夜里家家户户都熄灭了灯进入梦乡时,唯有您的屋里是亮着灯的,在那灯光下是您老师一直拿着笔不放为明天备课??想到这儿我们不禁流下了眼泪,在流下真挚的眼泪的同时我们知道错了,我们没有明白您苦心孤诣是为了谁,您辛苦的付出是为了谁??老师,花朵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大自然的回报,那我们就以学习上的进步向您表示感谢吧!
感恩有你,感恩有我,正因为有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正因为有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正因为有感恩,我们才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励志的心得体会篇7
理查德怀斯曼的心理学巨著《正能量》告诉我们要坚持正能量,活得没有恐惧。那么正能量到底是什么呢?科学解释如下:真空的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小于真空的物质为负。在《正能量》这本书里,作者认为正能量是指所有给予人向上和期待,使人不断追求,使人生完整幸福的动机和感受。
这本书的作者理查德。怀斯曼严谨有趣地解释了“表达”原则和正能量之间的“亲密”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可以影响人的信仰、情绪和意志力。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增强了我们内心的正能量,比如信任、豁达、愉悦、进取;避免自私、猜疑、抑郁、沮丧的负能量。
这本书的引言中明确指出,只有改变才能提高正能量!改变人生,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你在创造快乐情绪的时候会感到快乐;像百万富翁一样思考,你会奇迹般地变得富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自己?在这本书的第三章,我们被提供了对抗负面情绪和获得心理健康的方法。如果我们想消除痛苦、愤怒和焦虑,我们必须坚强和勇敢。
实验证明,强大有力能帮助人摆脱不良情绪,激发体内正能量,而抬下巴真的能让人变得勇敢。我们应该学会释放愤怒,表现得简单冷静,以激发进取和积极的能量。咄咄逼人之后释放愤怒是不对的,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事实上,有一种更快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表现得礼貌而冷静。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如何用行为改变自己的性格,如何变得更加自信。我要用正能量创造一个新的自己。阅读《正能量》受益匪浅!
励志的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