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倍教学反思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学反思是善于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中的问题,对教学内容的回顾和分析,需要在教学反思中做好体现,以下是高中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几倍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几倍教学反思5篇

几倍教学反思篇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倍”的认识和除法的认识基础上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将这两个知识点充分地沟通,使学生顺利地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通过复习导入。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的形式,让男生女生三人一组到前面站排,男生是女生的2倍。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2、由于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动手到黑板前贴小猴让学生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进一步体会感受“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3,有效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练习中安排一道选择题,一道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道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通过比较不同,使学生加深对两种类型题的理解。

教学结束后我反思本节课的不足: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一个图形用4根小棒,两个图形用8根小棒,三个图形用12根小棒。摆两个图形就是用2个4根是2倍,摆三个图形就是3个4根是3倍。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应在操作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提升。在今后的备课中要很好的理解教材,准确把握、运用教材,多注重让学生说说算理。

(2)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语言不严密,教师应及时纠正。

(3)学生动笔解决问题量还不够,课堂上还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几倍教学反思篇2

本节课是“共享课堂”的作课内容,在本节课的备课环节中,我看了大量的视频,希望能从其他教师的授课中学习到他们的优点,共享课堂教学反思。但是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材料——教参。在备课之前,我应该熟读教参,明白教学的重难点,按照课程的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

倍这个概念是学生第一次经历,经过了第一节课理解倍的概念以后,我再进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节课就方便了许多。本课从一个例题开始,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图: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从这个情境图中让同学根据题目信息提出相关问题,问题一:擦桌椅和扫地的一共几人;问题二:擦桌椅比扫地人数多几个人;问题三:擦桌椅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几倍,教学反思《共享课堂教学反思》。接下来就让同学们思考这几个问题该如何处理。在这个环节中,我可以不全板书这三个问题,问题一、二跟本节课的内容并无太大关联,可以进行口头叙述,我只需在黑板上板书第三个问题即可。在解决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解释,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让同学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这样更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他们自己解释的不好,我可以进行提示,让他们自己思考。等到同学解释完以后,我可以根据图示,再让同学们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解决完例题,紧接着就进行练习。本节课设置了三个练习,让同学们在练习中更深层次的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本课教学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点是我充分应用了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让同学们能更直观地得到结果;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备课的时候没有熟读教参,没有充分理解本课的重难点;(2)本课教学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与本课无很大关联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带过;(3)在解释一个概念或一种问题的解法时可以让同学自己解释,用同学们自己的话解释就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用专业性的语言进行总结;(4)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表达过于通俗,数学教师要用专业的、严谨的语言教学,在解释问题的时候可以用通俗的语言,但在解释一些概念或者做题方法时要用专业性的语言。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重视教参的作用,用精确的语言和良好的耐心教授学生知识和道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做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几倍教学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际问题,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答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操作、观察讨论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

4、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1、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是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小棒若干、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

1、口算比赛

2、回顾旧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老师:奖励女生4朵花,奖给男生花的.朵数是女生的2倍,奖给男生多少朵花?

学生:8朵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男生的花是女生的2倍,就是4的2倍,也就是2个4。

2*4=8(朵)

老师:回答得很好,这是我们以前学些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二、操作学具、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操作学具,探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①老师: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你们想不想像宇航员杨利伟叔叔那样去遨游太空呢?

学生:想!

②老师:我们就一起用小棒摆飞机代表我们的心愿吧!老师先教你们摆一个飞机吧!

③老师: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多又好(规定时间)

2、观察思考

老师:老师摆了一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5根)

某某同学摆了两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10根)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摆1架飞机用5根,摆两架飞机要用2个5根,就是10根。

老师:那么某某同学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呢?为什么?

学生:10里面有2个5

老师:摆3架飞机的同学用了多少根小棒?(15根)

那又是 老师用的小棒的几倍呢?为什么?

反复强调15里面有3个5,15就是5的3倍。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3、列式计算

15/5=3

4、小组交流

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摆飞机所用的小棒是老师所用小棒的几倍?怎么算?

5、完成课件上的练习。

(二)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并进行解答?

(3)要求提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4)要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就是求什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5)得数5的后面不写单位?为什么?

老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三、应用拓展

1、完成书,联系十二第2题;

2、完成做一做。

个人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两者仅仅是换了说法。因此,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使学生学会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以联欢会为题材,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中去。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探索方法,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摆学具等活动,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

总之 ,在整个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去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几倍教学反思篇4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首先我用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倍”的知识。

在出示课题后,我引出课本主题图,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本课的主题图,做到了尊重教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教材在“倍数的认识”之后进行的一个内容,我讲完本节课后,感受颇多,现在反思如下:

成功方面:

学生学习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

1、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教师给主体图,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信息,并提出他们可以想到的问题。

2、在练习的设计上层次分明,从简到难的层次感。

3、重于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教学源于数学有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本课的教学中,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帮助米奇请客的问题等。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这些是我认为本节课中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1、在学生同桌合作提问题后,师只是让一个学生说出了问题,并没有再问其他的学生,其实在师巡视时就有几个学生说出了好多问题,那时候我完全可以列完算式后在让学生提出问题,更深的拓展一下,可是我怕后面时间不够用,所以没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2、在倍数关系上强调的少了些,反而隐藏在内的“几个几”的运用强调地多了些。

3、板书设计上只注重了问题的出示,条件的出示却忽略了,给人的重点弱了很多。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通过反思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取别人之精华,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几倍教学反思篇5

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倍”的概念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1、教师的主观分析:对于初次接触“倍”的学生来说“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此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决》后的一个学习内容,而学习理解“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就是乘法,为此应将乘法作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来展开教学,以旧引新,化难为简。

3、学生认知障碍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倍”这一新概念,在理解“倍”的时候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节课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直观的方式构建新知,以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感知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做的过程,体验“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自然地探究出并接受新的知识,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设置情境,复习旧知,引出新知。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几倍教学反思5篇相关文章: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5篇

日月星教学反思模板5篇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5篇

购物的教学反思5篇

游戏教学反思5篇

圆圆圆教学反思5篇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反思5篇

繁星教学反思5篇

总复习教学反思优质5篇

四汉字教学反思5篇

几倍教学反思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