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们的左和右大班说课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们的左和右大班说课教案篇1
主题说明:
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不仅喜欢观察、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想出种种问题,表现出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探索发现的积极愿望。他们常常会好奇地问:“金茂大厦这么高会碰到天上的云吗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会发现、关注周围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交通工具,对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
主题目标:
1、引领孩子获得不同造型的建筑物、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的经验以及和人们的关系。 2、在动手尝试操作的同时,让幼儿了解它们的演变史,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愿望。
3、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城市及居住地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4、让幼儿能关心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变化,感受城市的变化,自己居住小区的变化,喜欢小区。
5、有兴趣的观察周围不同的建筑,了解它们的特征
家园共育:
1、在往返幼儿园途中,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造型的建筑物,如高层、多层建筑以及老房子,并利用多种机会带领孩子认识上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2、家长帮助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城市的新房子和老房子的照片或图,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为幼儿的小创造做好准备,并可和孩子一起设计制作房子。带领幼儿外出时,关注周围的商店服务和设施,了解人们如何进行交流。
主题网络
老房子新建筑 逛街
我们的城市
新式的车 通畅的路
主题环境创设:
1、在表现表达区提供废旧材料、纸张等让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建筑物,如平房、高层、多层、花、草、树木等布置成草莓花苑。建构区:提供大型积木及辅助材料(如废旧瓶盒)等,让幼儿搭建房子、大桥等一些著名建筑物。
2、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城市的新房子和老房子的照片或图片,幼儿自己设计未来的房子,师生共同布置一个老房子、新房子、未来房子的图片展,供幼儿欣赏、交流、讨论。
3、展览幼儿的“小发明”、“小制作”。
我们的左和右大班说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蹉步动作,完整合拍地随音乐舞蹈。
2、利用已接触过的简单动作来提示新学习的舞蹈动作。
3、注意避免在蹉步移动时拉倒舞伴和被舞伴拉倒。
活动准备:
手腕花、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准备性律动
1、幼儿坐成圆圈,右手套花环,坐在椅子上复习准备性律动。
2、站成单圈,加入转身、拍手动作,再次复习律动。
二、学习蹉步动作
1、教师示范蹉步移动动作。
2、练习随音乐的蹉步移动。
3、听音乐完整练习a段动作,理解准备动作将会怎样提示舞蹈的动作方向。
4、两两结伴,探索击掌和对转方式。
三、完整随音乐舞蹈
1、随音乐将动作完整练习。
2、加入姿态的要求完整练习。
活动二:打击乐《解放进行曲》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旗操的基础上,学习用圆舞板、小铃、铃鼓等乐器演奏《解放进行曲》。
2、根据旗操的动作、节奏型拍出节奏,探索鼓的配器方案。
3、向解放学习,能以饱满的精神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听乐曲《解放》进行曲
1、今天,我请家听一首曲子,一边听,一边想,这是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
2、解放是怎么走的?(请个别幼儿试试)
3、在教师带领下,集体复习旗操。
4、转换节奏型。
5、老师做旗操动作,幼儿拍手转换节奏。
二、使用乐器,幼儿看指挥练习
1、学习看老师的指挥。
2、第一段齐奏,第二段看老师指挥分组演奏。
3、小结幼儿演奏情况,引导幼儿解决困难之处。
4、出示鼓,探索应该加在什么位置上。
5、集体练习听音乐拍鼓节奏。
6、请幼儿演奏鼓,其余幼儿看指挥演奏乐器。
7、出示指挥棒,全体幼儿起立模仿乐队演奏。
活动三:歌曲《兔子和狼》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边唱边表演。
2、根据故事情节,在集体讨论中提炼、填充歌词。
3、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回忆熟悉故事内容。
二、倾听旋律,提炼歌词,词曲匹配
1、倾听琴声,了解旋律。
2、幼儿随较慢的琴声尝试自己编歌词。
3、师生共同提炼歌词。
4、教师表演,幼儿唱歌。共同边唱边表演。
三、边唱边表演,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1、分角色表演歌曲。
2、小结相互接纳的好处。
活动四:乐律活动《捉螃蟹》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舞蹈、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和同伴的体态可以提示自己做出音乐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的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讲的是一个小动物,是谁?(幼儿自由发言)
2、它有好多好多的脚?是谁?
二、师生共同创编,学习游戏动作(放音乐)
1、创编、学习螃蟹手脚跳舞的动作。
2、创编、学习螃蟹横行、吐泡泡的动作。
3、创编、学习螃蟹挠痒痒、舞蹈的动作。
4、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听音乐学习。
三、探索幼儿规则
1、倾听、捕捉音乐,创设游戏情景。
2、共同讨论,确定游戏规则。
四、听音乐游戏
1、了解在动作转换时可以提示自己动作的方法。
2、随音乐游戏,注意不碰撞同伴。
六、带领幼儿随音乐舞蹈若干遍。
我们的左和右大班说课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有一天王九朝带来了家中不玩的废旧玩具,其他的孩子都当作宝贝似的玩,针对这一情况我和孩子们一起聊了起来,“你们家的废旧玩具多吗?你还喜欢玩吗?如果你不想玩了,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送给好朋友,有的说可以带到教室里和大家分享,有一个孩子说我们可以卖给其他班级的孩子啊!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兴趣,接下来孩子们还就怎么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就生成了“小物品大爱心”义卖活动,并得到了家长的热烈拥护。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小环境,只有和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为幼儿提供真实、丰富、生动的学习大环境,此次玩具义卖活动正是为幼儿搭建起一个教室外的课堂,对幼儿进行一次生动的爱心教育,在幼儿稚嫩的心田播下人文关怀的种子,让这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幼儿懂得去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爱和温暖的人,试着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关爱,亲身体验奉献和给予的快乐,学习买卖,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丰富角色体验,学习买卖,丰富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
2.萌发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体验奉献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11月28日,发出活动倡议书。通过微信群、黑板向家长宣传义卖活动,征求家长意见,并利用孩子放学时间召开家长会,得到了家长的积极支持。
2.11月28—11月30,各班准备义卖物品。11月30日,幼儿商定义卖物品价格,并贴好标签,要求价格合理。
3.各班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安排好班级的售货员、导购员、收银员等。
4.自制海报、班牌、横幅、爱心款,准备地垫、摄像机等。
四、活动要求:
1.中班部分幼儿捐赠物品,带好钱币自主参加义卖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义卖活动;全园幼儿可参加中班组的义卖活动;各班家委会成员协助捐赠义卖
活动。
2.每班设立一个展台,并给自己的展台起个名称:如“阳光小铺,爱心义卖”等。
3.义卖物品要求:
(1)所有物品要求质量完好,必须保持八成新。
(2)可以是用过的图书、玩具及多余的小饰品等。
(3)义卖物品要求健康、卫生、安全,班主任对义卖物品进行验收后才能进入义卖市场。
(4)每位幼儿准备1-2件义卖物品,义卖物品需经家长同意。
五、活动过程:
(一)发动宣传,表明意义
向全园家长和孩子发出倡议,让他们了解此次活动的流程及意义。
(二)交流讨论,萌发需求
和幼儿一起商讨活动的细节(卖什么、怎么卖、卖来的钱可以干什么)。
1.卖什么?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在这次义卖活动时卖什么?如果你来买,你想买什么?”
2.怎么卖?
师:“小朋友们,你准备怎么卖这些物品?(搭个柜台,摆成地摊,标上价格,要大声吆喝吸引大家来买,要有导购员、收银员)
3.卖来的钱可以干什么?
(1)师:“如果我们卖到了很多钱,我们要用这些钱干什么呢?”(买点好吃的好喝的、买书看、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个礼物、给弟弟妹妹买礼物。)
(2)师:“除了给自己和家人买礼物,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关心帮助呢?”(给残疾人送礼物、给大街上扫地的爷爷奶奶买围巾、手套,可以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给他们过生日、唱歌、跳舞等等)
(3)肯定孩子所有的想法,引发进一步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三)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1.收集义卖物品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回家收集玩具、图书、饰品等,每个小朋友带1--2件半成新的义卖物品。
2.介绍义卖物品
通过游戏活动《我是小老板》,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图书、饰品,幼儿能大胆吆喝,主动介绍商品,学习和别人讨价还价的小技巧,体验当小老板的乐趣。
3.共商义卖价格
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每件义卖物品的价格,根据商品定价,进行商品分类,价格分别为:1-5元,并给义卖物品贴上标签。
4.尝试物品分类
(1)师:“小朋友们,这些是我们收集的义卖物品,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在一起太乱了,我们可以先给它们分分类?)
(2)师:“分类是个好办法?怎么分才合适呢?谁来试试看?”
(3)幼儿尝试根据物品的种类或价格进行分类。
5.师幼共同设计、制作海报、班标、募捐箱,向家长发出邀请。
6.师幼共同讨论商品的摆放形式,选出班级小小导购员。
7.幼儿、教师带好商品,布置义卖会场。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布置义卖会场(有的根据义卖物品的价格布置,也有的根据义卖物品的种类进行布置)。
8.义卖开始,幼儿自主买卖。
引导幼儿要大声吆喝,主动介绍自己的商品,大胆讨价还价,体验自主买卖的乐趣。
9.家长委员会成员负责清点善款
义卖结束后,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起回教室清点爱心善款,并进行公示。
10.各班整理场地。
(四)交流分享,创意表达
1.师:你们喜欢当老板吗?你卖出什么商品?怎么卖出去的?你和顾客说了什么?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进行义卖场景的创作。
3.交流分享: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六、活动评析
活动中,“小店主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摆好各自摊位,每个摊位都有自己的店名、爱心钱箱以及各种叫卖用的举牌道具一应俱全,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已经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围观,摊位上的小店主们也是兴致勃勃,期待着店铺开张。随着主持人宣布义卖开始,孩子们摇身一变,瞬间变成了有经验的售货员和推销员。义卖现场,小小导购员的吆喝声、小店主们热情的叫卖声,家长孩子选购的讨论声、淘到喜欢东西的欢笑声,气氛十分热烈,感人的话语时时响起,感人的情景幕幕呈现……
此次爱心义卖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活动中孩子们体验了买东西和卖东西的过程,锻炼了孩子们选购商品和买卖讨价还价的能力。把自己的产品介绍出去,用语言打动别人,不知不觉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合作协作精神。孩子们在献爱心的同时体会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乐趣。小朋友们认识了一元、五元钱币,知道了钱币可以用来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懂得了自己平时闲置的物品也可以再次发挥它们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环保的'教育。
这次义卖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从小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还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增加了社会体验与交往能力。爱心传递永无止境,角角元元虽少,蕴含的却是一份奉献;零零碎碎虽小,凝聚的却是巨大的力量!
七、活动延伸:
1.环境创设是隐形课程,同时记录着课程脚步,我们将孩子们设计的海报、班标、绘画作品布置在班级主题墙上,入离园时亲子共欣赏。
2.在美工区里,鼓励幼儿将义卖的善款的用途大胆的画出来。
3.邀请家长委员会来园,根据幼儿的想法将义卖所得的全部善款都购买学习及生活用品,送给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敬老院的老人和环卫所的工人。
八、活动资源:
1.幼儿园的北广场。
2.幼儿家里的废旧物品。
3.家长资源。家长是丰厚的课程资源,是我们的课程伙伴,活动前教师建立家长资源库,召开家长会聚焦主题沟通,争取家长支持,调动每一位家长积极性,呼应幼儿的需求,和孩子一起准备义卖物品,共商价格,认识钱币,制作叫卖用的举牌道具,得到爸爸妈妈们的大力支持。
我们的左和右大班说课教案篇4
主题目说明:
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尊重和珍惜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哪怕是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也就是尊重和珍惜我们自己。
幼儿特别喜欢动物。向5~6岁幼儿介绍不同种类动物的生长史和生活形态,既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多样性,认识到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初步理解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关系;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从小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等环保意识。这正是我们编制"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的用意所在。
主题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常见动物的多样性,了解简单的人与动物的依存关系。
2、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建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3、喜欢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乐意接纳同伴不同的观点。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环境创设:
1、活动区环境:
(1)纸板拼画
玩法:先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然后用碎纸板片按照这个图形粘贴好,在粘贴好的图形中用颜料刷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2)钟表店
玩法:现在白纸上设计出自己想要设计的钟表。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来制作自己设计的钟表。然后在进行更精致的装饰。
(3)快乐书吧
玩法:请幼儿在区角内安静的看书,
(4)动物回家
玩法:在小动物的背面写上计算题,房子上写上答案,根据计算题的答案将小动物送回自己的正确的家。如小兔的背面是5+3(=8)就把小兔送入标有8的房子里。
(5)陶吧
让幼儿在陶吧这个区角里制作一些造型,同时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创作
2、墙饰
(1)海底世界:将幼儿画画的海底世界的画贴到主题墙上,让幼儿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
(2)、瓢虫:让幼儿目测徒手撕瓢虫,将瓢虫黏贴到画纸上,并画上瓢虫的花纹、眼睛。最后贴到主题上展示。
(3)动物的分类:将幼儿收集的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按类布置到主题墙上,如:鸟类、昆虫类等。
(4)宠物大聚会:将幼儿绘画的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美术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
3、资料收集:收集各种动物图片
家园共育:
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从小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等环保意识。
亲子活动:制作动物画册
请家长与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一起留意收集动物的画报、图片等,准备一本小册子,并把图片等按类分好贴上去,制作成动物画册。
活动反思: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和动物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保护动物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问题。环保应该从娃娃抓起,从自我做起,基于此,我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活动重在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孩子来说,所有可以产生效果的教育活动都原于兴趣,而动物是幼儿最感兴趣最喜欢的。
我们的左和右大班说课教案篇5
活动背景:一次户外活动后,周旋小朋友着急地对我说:“吴老师,我生病了,你摸摸我这儿跳得很厉害。”我一看,他正摸着自己的心脏。因此,为了让幼儿能够深入的了解有关心脏的知识,学会保护心脏,揭开自己身体里的秘密,我开展了这次“我们的心脏”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心脏的重要功能和保护方法。
2、进一步了解安全保健知识,会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适当的保护。
3、通过认识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准备:
心脏挂图、心脏模型、听诊器、时钟、记录卡、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昨天下午户外活动后,周旋小朋友告诉我说:“吴老师,我生病了,你摸吧,我这儿跳得很厉害。”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位置吗?我想很多小朋友都想认识心脏吧。……那现在我们就分头去找找自己的心脏,测一测我们的心跳,好不好?
2、幼儿自主活动-----找心脏、测心跳
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听诊器、记录卡、时钟、笔,小朋友自由结伴选择活动场所,让小朋友们通过听一听、摸一摸、测一测、记一记来感受心脏的位置和心脏的跳动,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感受活动前和活动后心脏跳动的变化
好,小朋友都到老师这边来。刚才我们都去找了找自己的心脏,有些小朋友也测了测自己的心跳。那现在呢,我们到户外去活动一下,小朋友可以比较一下活动前和活动后自己的心跳有什么不同?(教师和幼儿一起户外活动,活动后回活动室自选活动场所,测一测活动后自己的心跳和活动前有什么不同?)
4、组织幼儿认识心脏,了解心脏的功能
好了,现在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下有关心脏的知识,好不好?(结合心脏的挂图、模型给幼儿介绍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功能以及保护方法。)
5、组织幼儿讨论心脏的保护方法
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保护心脏应多吃有营养的东西,多休息、多做体育锻炼等。
6、结束活动。
我们的左和右大班说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身体里的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2.能够积极探索,发挥想象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喜欢阅读绘本,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展示ppt看图猜测,激起幼儿兴趣。
师:咦!这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
师: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什么的洞?
师:那么,这又是什么呢?它会是什么呢?
师:这这有两个洞,它会是什么呢?两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幼儿猜测)
二、探索身体里“洞”的秘密。
1.师:哇!这里的两个洞又是做什么的?幼儿猜测。
鼻孔有什么用处呢?(鼻子可以闻气味,还可以用来呼气吸气。)
2.幼儿操作。
(1)师:我们的身体里还有哪些洞洞呢!请你们找找看。
(2)看幻灯片讲解这些洞洞都有什么作用?。
3.师:你们知道小宝宝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
4.师:听说身体上还有被堵住的洞,猜猜是什么洞?
你的.肚脐眼是怎样的?
5.看图小结。师:我们身上的洞真多啊,有……洞,有……洞,……
6.师:如果我身体上没有洞,会怎样呢?
7.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是那么重要啊!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洞,同时也保护我们同伴身上的每一个洞。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
三、结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小小的洞,有的洞洞是对我们有益的,有的洞洞是有危险性的、有害的。让我们去找找,发现更多的洞洞吧!
我们的左和右大班说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