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教案6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详细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教学活动和时间,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案,以确保教学环节顺利进行,高中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奶酪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奶酪教案6篇

奶酪教案篇1

教学时,我以《狐狸分奶酪》为例,指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初读,了解文中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在扫除字词障碍后。再细读,通过勾画、批注,感受狐狸的形象。围绕“公平?不公平。”这条主线,分析课文,总结出狐狸狡猾的本性。

一、画一画

用不同的线条画出狐狸的所做所说。通过研读狐狸的言行举止,看出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家伙。

二、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欢迎的表现形式。《狐狸分奶酪》是篇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时,我请三位学生分别戴上了狐狸、两只小熊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狡猾,小熊的憨直,表现出来。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三、说一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二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

说一说:狐狸的做法对吗?狐狸是个怎样的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该怎么做?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敏捷,学生的回答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相关文档推荐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一封信》教学反思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5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5篇 查看教案全部文档资源 >>

奶酪教案篇2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生试着读好课题。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狐狸给谁分奶酪?为什么分奶酪?)

3.师引导:狐狸到底给谁分奶酪?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自然段。

谁能把这一段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1自然段,边圈画出本段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捡到、奶酪、哥儿俩、开始、拌嘴”。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捡、俩”是三拼音节,“始”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1自然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读好本段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9段。

①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9段,边读边圈画出本段的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仔细、瞧了瞧、咬一口、别急、嚷起来、剩下”,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仔”是平舌音,“剩”为翘舌音,“嚷”是后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9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读得好的同学再奖励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第、急”。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第”字第七笔是横折;第

八笔是竖折折钩;“急”的.笔顺要注意,第二笔是横撇,第三笔是横折。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

奶酪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认识本课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1.教师播放有关狐狸分奶酪的有关动画片片段,引出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狐狸分奶酪)

3.学习“奶、酪”两个字。酪的读音lào,不要读成nào。注意“奶”的右半部分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指导学生书写“奶”字,并组词。

二、初读课文、生字学习

1.学生初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两只小熊和狐狸之间发生的故事,请把课本翻到100页,大声朗读课文。(请听清楚我的朗读要求: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读完课文,请你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习生字词

师:你们读得真好听,请用手势告诉我课文总共几个自然段?

师:要学好课文,就要先认识生字宝宝们。我们赶紧来认识一下。看,生字宝宝带着他们的朋友一起来了。谁愿意来读一读。

3、指导识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有不会认的字,向同学请教,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3)自由读课文,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4)老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比赛读带生字的句子,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5)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提示:“始、剩、嚷、整”是翘舌音。“帮、剩、整”是后鼻音。“捡、拌”是前鼻音。

三、写字指导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互相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4.范写指导。重点指导“咬、急、第”这三个字。

5.自己练习书写。

6.同桌互相听写生字,再检查是否正确。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大意,学习了文章的前五个自然段,了解了主要内容:狐狸知道小熊兄弟俩为分奶酪拌嘴,主动来帮助他们分奶酪。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狐狸把奶酪分得公平吗?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

奶酪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掌握“处”“稍”等多音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吃过奶酪吗?好吃吗?其实我们对于奶酪这个词并不陌生,课件出示二上课题《狐狸分奶酪》,生读“奶酪”。

那么今天,主角不再是狐狸和熊哥俩,而是一群小蚂蚁,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出示ppt朗读课文的指导方法,按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事。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受,读出感情。

(一)默读课文,思考:

1.蚂蚁队长的禁令是什么?在文中画出。

2.蚂蚁队长想吃奶酪吗?结合文中句子说一说。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二)小组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象成是其中一只蚂蚁。

(三)全班交流,根据交流,出示ppt句子,边交流边读句子体会,师随交流板书:

蚂蚁们多么自律,多么有毅力!他们的心真齐啊!

蚂蚁队长严格遵守纪律,不违反禁令,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

五、课外拓展,说一说。

结合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中曾经遇到的这样有诱惑力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学习后觉得应该怎么做?今后在生活中面对诱惑该怎么做?

六、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七、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

注意指导学生表演时的动作、神态,把蚂蚁们的心理活动演出来。

八、知识拓展。

出示ppt: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类似酸牛奶,比酸奶浓度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更丰富。

延伸阅读《谁动了我的奶酪》

板书设计:

蚂蚁们:自律,有毅力,心齐

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

奶酪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哥哥、开始”等6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体会同伴之间不要斤斤计较,否则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能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生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能对狐狸的做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1.教师介绍:

狐狸:食肉目犬科动物。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修长的腿能够快速奔跑,最高时速可达50km/h左右,所以主要以鱼、蚌、虾、蟹、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

奶酪: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

2.两只小熊让狐狸帮他们分奶酪,狐狸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所收获。(板书:22狐狸分奶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出示大家喜欢的动物,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字音翘舌音“剩整”,前鼻音“捡匀便”,后鼻音“凉帮嚷”,边音“酪俩”等。

②借助动作演示识记:借助动作演示认识“拌、嚷、瞧”,并识记理解字义。

加一加:“便、剩、吵、仔、咬、始”均可以用偏旁组合的方法识记。

借助熟字识记:“两一俩”。

借助图片识记:可借助图片认识“奶酪”,随机识记“酪”字。

换一换:“扔”减“扌”换“女”就是“奶”。“弟”减“丷”换“?”就是“第”。

猜谜语:“去掉上边,只留下边”是“公”,“心字头上压着一座山,山上一把刀”就是“急”。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奶酪酪酥捡到捡起我俩哥俩凉拌凉菜帮助帮忙均匀、匀称叫嚷嚷嚷瞧见瞧病方便便士剩下剩饭整齐整个

(2)学习多音字“兴便”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机器人,我兴奋极了。

我们小区的超市方便了居民。

在这里,“兴”读“xīng”,意思是“举办,发动;旺盛”,还有一个读音是“xìng ”,意思是“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便”读“biàn”,意思是“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简单、便利”,还有一个读音是“pián”,意思是“肚子肥大”,组词如下:

兴xīng (兴奋)(兴亡)便biàn (方便)(便利)

xìng(高兴)(兴致)pián(便宜)(大腹便便)

②读一读:

今天语文测试,我考得很好,真高兴(xìng)!

早市的商品比较便(pián)宜。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神气活现形容心神不安地到处看。

半信半疑自以为了不起而表现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东张西望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确定。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扫清文章阅读障碍。)

四、学习“会写字”

奶使吵仔急咬第公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熟字加部件:“始便剩”。

借助动作演示识记:用联系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的方法记忆“拌嚷瞧”

形近字比较:两-俩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元识字,交流不同的识记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和喜欢识字的兴趣。】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第、急”,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奶始吵仔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奶、第”并讲述,学生练写。

“奶”:左右等宽,左高右低,女字旁靠近竖中线,“乃”的横折折折钩的第二折刚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撇稍短,收笔在竖中线上。

“第”:上短下长。第八笔写在横中线上,第十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折折钩要比上面的横折写得宽大。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捡到哥哥开始过来拌嘴帮助嚷着瞧了瞧方便结果剩下整块

2.练习运用:练习用上面的词语说话。

(1)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2)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词语,让学生初步积累这些词语,鼓励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学习运用,增强学生积累字词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学习《狐狸分奶酪》,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了解到狐狸给两只熊分奶酪的事。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对照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2.明白狐狸的计谋为什么能得逞,懂得同伴之间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谦让,否则会失去的更多。(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从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上,你发现狐狸有什么特点?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出示教学目标,提出核心问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品读释疑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吵嘴?

出示:“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拌起嘴来”怎么理解?

(“拌起嘴来”说明两只小熊为分奶酪,争吵起来。为下文写狐狸分奶酪做好铺垫。)

狐狸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两只小熊为分奶酪而争吵的时候出现的。

2.默读3—8自然段,思考: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分?(狐狸故意把奶酪分的不匀,然后轮流咬奶酪,把奶酪全吃光了。)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3.两只小熊对狐狸分奶酪的结果满意吗?(不满意,两只小熊很生气。)

出示:“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是感叹句,要读出他们生气的语调。

4.但是狐狸是怎样狡辩的?

出示:“小熊,我分的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

拓展:听了狐狸的话,两只小熊会怎么想呢?

我们上了狐狸的当,现在让狐狸得了便宜,以后我们应该自己解决问题,互相谦让,不再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傻事。

指导朗读:读出狐狸的'狡辩,读出对狐狸的厌恶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评判狐狸的做法,训练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弄懂其中的道理。)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正确评价狐狸。

(1)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

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骗了小熊兄弟。

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样做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说他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板书:狡猾)

2.如果你是小熊该怎么做?

①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小一点没关系。

②亲兄弟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

师相机指导,团结的重要性,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板书:团结、礼让)

3.本文有大量的对话描写,就是语言描写。

师讲解:语言描写

概念: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作用: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评判狐狸和小熊的做法,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怎样和同伴相处,才是正确的。从而明确本文的道理。)

四、课堂拓展

奶酪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处、稍”。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感受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

教学重、难点:

1.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感受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蚂蚁队长坚守原则的品质和领导才能。

教学准备:

蚂蚁搬食物的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画面中描述的是一个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奶酪,这块奶酪非常大,比蚂蚁大20倍,于是小蚂蚁召唤同伴过来一起搬奶酪,几十只蚂蚁都过来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搬起奶酪,准备运回住所……

2.视频播放完后,师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3.学生各抒己见。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蚂蚁搬奶酪的童话故事——《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师板书。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搬奶酪的故事。)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说一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这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讲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搬运粮食,并定下规矩,蚂蚁们很积极地投入到搬运中。

2.蚂蚁队长集合的时候,定了什么规矩?

(二)学习第4—12自然段。

1.默读这一部分,回答: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意外?

2.当奶酪被拽掉一角后,蚂蚁队长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小蚂蚁们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

蚂蚁队长:

①心理变化历程:心里七上八下——恼火——犹豫——决定

②行为:盯着奶酪渣子——下令休息——让大家分散开——下令小蚂蚁走到草丛中——下令小蚂蚁们回来——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小蚂蚁:放下奶酪,却不走开——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奶酪渣子。

3.思考,蚂蚁队长为什么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

4.你认为蚂蚁队长这样的处理方式好吗?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2自然段。

2.思考:为什么大家干活劲头比刚才更足了?

3.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提示:蚂蚁队长在诱惑面前,能够坚守原则,并灵活应变,有领导才能,想出方法,让大家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四、深入画面,分角色表演

1.自由组合,7—8人为一组练习分角色表演。提示:练习的时候,注意认真研究文本,注意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演好蚂蚁队长和小蚂蚁的神态表情。

2.请两组同学汇报表演。

3.点评。

五、拓展延伸

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想一想,然后说一说吧。

2.回家后把《一块奶酪》这个童话故事讲给父母听。

3.课外搜集有趣的童话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11一块奶酪

心里七上八下——恼火——犹豫——决定

奶酪教案6篇相关文章:

6,7的减法教案大班教案7篇

猫的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推荐6篇

幼儿园防溺水教案中班教案6篇

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6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美术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园安全教案中班教案精选6篇

小学数学1~6教案最新6篇

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5和6教案6篇

奶酪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