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事教案模板5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想要通过教案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案中的评价设计应当像镜子,既照见学习成果,也映出进步轨迹,下面是高中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最难忘的事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最难忘的事教案模板5篇

最难忘的事教案篇1

《难忘的启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章写了那几件事。

2、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童年的启蒙老师更使人难忘,他们更能永远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因为是他们打开了我们知识的大门;在我们童稚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能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板书课题)师提问学生对“启蒙”的理解。

二 认真学课文,理解内容,展开联想。

1、师述:启蒙老师为什么使我难忘呢?他有什么优秀的品质激励着我们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作者从哪些事中悟出了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呢?默读课文后和同学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的情况)

三 教师小结:

1、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对,正是因为启蒙老师们的这些优秀的品质,才能在孩子们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你们同意老师的看法吗?(同意)那好请大家在学课文,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指名两位学生朗读九、十自然段)

2、大家想想:这些段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四 延伸:

师述: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说明了大家对文章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你们还不懂事,老师的一次次表扬可能对你的帮助特别大;老师的一点关怀可能使你感到特别温暖;老师的一次批评可能对你的触动特别大;当然有时老师也可能让你受了委屈,联系实际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呢?(指名交流)

五 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作者紧紧围绕“难忘的启蒙”这个题目,用了“总—分—总”的写法,分别用了三个具体的例子,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勤勉、正直、诚实的高贵品质。这样写的文章结构严谨,前后呼应,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

六 布置作业:

标出文中的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17 难忘的启蒙

组织演讲 —— 爱国

启蒙老师 老师的批评(两次) —— 正直 诚实 勤勉 难忘

对日语课的宽容 —— 爱国

最难忘的事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全文依循行叙事后抒情的顺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课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3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的关系中体会田老师教学有方。

2、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含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时间]

20xx年9月2、3日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3、能结合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起兴趣:

1、有人把老师比喻为蜡烛、春蚕,也有人把老师比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的工作是多么高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板书课题)

2、读题。你想知道什么呢?(作者的老师是谁?为什么难忘这位老师?这位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3、带着这些疑问请学生先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感悟,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法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又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学本课,我们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善于感悟。因此,提示课题后,大可不必径直开讲,可引导学生自主解题,自主推测课文应该写些什么。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向文本,寻求答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引读导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效果应该良好。]

二、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词。

chuī dāo xiè lǎo xiē tǒnɡ jiá

炊烟 念叨 感谢 姥姥 歇脚 捅了一下 戛然而止

(1)自己读读这些一类字和二类字,你有什么收获?(这个汇报内容可以从音、形、义等不同方面进行,还应鼓励那些已经学会弄懂这些字的学生介绍方法“从哪里我知道了什么?”)、

(2)集体认读。

2、检查朗读课文。、

(1)分节朗读。

(2)评议纠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级也如此,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内容?(他先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四、再讲解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哪一部分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第3~7自然段)

2、把这部分再读一读。

3、小组合作讨论分段及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

第二段(第3~7自然段):写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根据一首小诗编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后来每讲一课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并终生难忘。

五、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2、重点指导“歇、诲”(注意“歇”左部分的写法,“诲”要注意右边的书写顺序。)

3、描红、临写。

4、评价:

(1)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2)老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作业设计

一、先比较,再组词。

诲( ) 炊( ) 叨( ) 歇( ) 恭( )

悔( ) 吹( ) 叼( ) 渴( ) 慕( )

娓( ) 亭( ) 捅( ) 境( ) 胜( )

尾( ) 享( ) 桶( ) 镜( ) 盛( )

二、多音字组词。

zhēnɡ( ) zhǒnɡ( )

正{ 种{

zhènɡ( ) zhònɡ( )

zhé( ) shǔ( )

折{ 数{

shé( ) shù( )

三、填字成词。

身( )其境 引人入( ) 终( )难忘

( )( )动听 ( )然而止 教( )之恩

最难忘的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能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理解课文内容一、二自然段。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的启迪。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随情入境

1、朗读词语,感悟真情。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难忘的课,心情也准备好了吗?我们满怀深情地读8个词语。

手足之情 鱼水情深 情深义重 情满人间

同心协力 同甘共苦 朝夕相处 携手并肩

2、齐读课题,释题质疑。

今节课,我们学习让人感动的……难忘就是什么意思?有难忘的事吗?看着课题,你会问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读文。

下面就带着问题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你要读准,关键的词语、重点的句子要画一画,有疑问的地方作个记号。

2、认读生字。

这节课的`生字难学吗?学习需要信心。这样吧!在小组里看着课后生字读一读,由小组长先读,然后轮流着读,要互相帮助。

交流:哪个字你是认识的?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3、认读词语,交流感知。

年龄 嘲笑 厌恶 嘴唇 倾斜 测验 捂??

复述 兴高采烈 挺好 新鞋 稍稍 抚慰

4、解疑设疑。

* 读关键句问:

难忘的是哪八个字?这八个字在课文哪一段里出现?学生读第7节。

教师板书:“我愿你是我的女儿!”

你们读的末尾段点明了题目的意思。抓住这句话,你会问什么?

* 抓关键问题:

引导:这句话是谁说的?对谁说的?(板书:伦纳德老师文中的“我”)

三、导读课文,感知全文(教学方法:抓重点语句,整体感知)

1、导读第一节。

* 哪个自然段详细介绍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儿?

插语: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呢?

* 这样的模样,的确丑陋呀,难怪我认为自己是令人厌恶的。(齐读第3句)

* 因为长相难看,所以“我”一跨进校门……我心里清楚……(导读)

因为受人嘲笑,所以“我”越来越敢肯定……(生4读第4句)

*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导读第二节。

* 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伦纳德老师?师读第1句。

* 伦纳德老师长相怎样?(生5读第2、3句)

* 喜欢她吗?(生6读第2、3句)

3、导读三至七节。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不一般的故事,读到表现小女孩心情的地方,请跟着老师读。(配乐朗读)

看板书:对于长相难看,受人嘲笑的“我”来说,这八个字是多美好,多感人呀?要知道,我已经越来越肯定……她为什么这样想呢?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教学方法:抓重点词句,读说体会)

1、合作学习。

在你眼中,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儿?读一读,想一想,画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讨论。

相机引导:

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会想些什么?

这样的长相给小女孩带来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她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她?你想对他说什么?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教学方法:抓共同点,仿写训练)

1、小组学习。

伦纳德老师给了她更多的关爱。在小女孩的心中,伦纳德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先听听你们的小组长是怎样说的,然后轮流说说。

2、交流讨论。(幻灯片14)

相机引导: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

“敬”是什么?“慕”是什么?一个“都”字写出了什么?

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就是说……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伦纳德老师外貌描写。

为了突出伦纳德老师的美丽、可爱,对她的外貌描写主要抓住了哪些部位去写?

4、“我”的外貌描写。

为了突出“我”的模样难看的特点,主要抓住哪些部位去写?

5、学生练写。

指名学生读读自己写的,体会是抓住人物的哪些部位去写的。

六、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课堂小结

(复习生词)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一个让人难忘的小女孩儿,她才读二年级,年龄很小,但与众不同,长相难看,她觉得自己令人厌恶。事实上,也受人嘲笑,嘲笑她有难看的嘴唇,有弯曲的鼻子,有倾斜的牙齿,说话还结巴。

2、指导书写。(嘲、厌、恶、龄、斜、倾、唇)

3、拓展训练。

4、布置作业。

抄写前7个生字,并组词。

课后,再好好地观察,模仿课文写写老师或者同学,可以真名真姓地写,也可以不用真实姓名,让老师猜猜你写的是谁?

5、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弄明白了什么?

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很不一般的故事,了解伦纳德老师怎样把爱护与抚慰给这个自卑的小女孩,让她终生难忘。

最难忘的事教案篇4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风、凰、傣、特、咖、啡、端、寿”8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读课文,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7个字。

2、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3、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放大插图或幻灯投影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时候的情景。

板书课题:泼水节

40年过去了,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个幸福、难忘的时刻。板书“难忘的”。

二、导人新课

1、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尤其是长句子)要多读几遍。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新词。

凤凰花傣族咖啡色端??

3、指导正音。

“瓣”,读“ 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ei,不读wei 。

“那天”,“那么”的“那”读na 。

4、教师范读课文。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6、带着问题自己小声读课文。

(1)哪—段讲的是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2)哪—段讲的足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 (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样红,很红。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历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年—次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铺上“地毯”,江面上划过龙船,天空中放着花炮,人们热情地欢呼着。)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投影图片(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的特写)

(1)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他接过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瓣铺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投影图片(泼水节盛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 (因为今年过节与往年不同,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节,心里也特别高兴。)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亲切,非常幸福。令人难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三、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四、总结提问:

课题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

五、作业练习

1、熟读课文。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最难忘的事教案篇5

【设计理念】

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类处理,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

课文有一幅占一个整页的插图,我们不应忽视。本课教学可以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教学目标】

⒈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⒉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课前准备】

⒈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⒉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⒈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 凰 恩 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寿

(1)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抽生读,全班读。

(2)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抽生认,全班读。

(3)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生做一做,再读。

(5)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说一说,再读。

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设计意图]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凤凰 周恩来 恩人 敲打 对襟白褂 衣襟 白大褂

咖啡 踩伤 端正 顶端 蘸墨水 蘸水笔 长寿

2.在句子中认读。

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变红)

3.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4.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5.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6.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里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有真正意义。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书写质量高低往往与动笔前的观察水平相关联。因此,写字指导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观察,耐心观察。

第二课时

一.生字巩固,区分多音字。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

师:大家上节课学的字还会认吗?现在考一考吧!呈现12个生字,再轮流抽读。

2.学习多音字。

师:12个生字会读了,现在出四个简单的字来认一认,看会认吗?

师呈现四个多音字“好、空、乐、盛”,抽生读。(读“好”。若生读“hǎo” 师问:还可以读什么?读“hào”。以相同办法读后三个字。)

引导学生进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注意纠正不当之词及读音。

[设计意图]识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目标。在各课教学的各个教学时段中,我们都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识字及巩固练习活动。

二、自主读书,图文联系

1.师:看来,多音字难不倒大家。不着急,难的来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样吧,大家抓紧时间读书,读得越熟越好,待会儿就有难题考大家。(生自由读)

2.出示挂图(课文插图)

师:大家认真看图,注意图上画的内容,再对照哪些内容是书上有的句子或段落。

(1)用“──”画出反映图上景物的句子。

(2)用“∽∽”画出反映图上人物活动的句子。

(3)用“====”画出图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

(4)把自己画出的部分读给同桌听,看自己勾画的句子正确吗?

3.生读书交流:课文除了写图上可以看得见的内容外,还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三、重点段朗读

1.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1)师:人们怎么赶的?

师引:东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大家会怎么说?“走呀,快走吧,……”

西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他们会怎样应答,怎样的心情聚拢来?只有这四个村吗?能读出怎么赶来的吗?

生读:“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读第三段全段。师:你们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 左边的同学读,右边的同学听课文想象,再左右交换。

师: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并板书“盛情迎候”)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们的盛情呢?读一读。

2.指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归纳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泼水祝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通过对“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的具体情境的再造,丰富了学生对于“赶”来的情境的想象,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朗读的干瘪状况。

四、再读全文,感悟体验

1.读课题,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师: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节,大家太快乐了太幸福了。

2.师: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种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既发展语言,锻炼概括能力,又鼓励个性化的不同理解。

五、识字巩固,写字练习

1.观察第三、四排要求会写的字词,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范写。

3.生写,看谁写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把识字任务分解,把书写要求分解,便于各个击破,利于扎扎实实地落实识写任务。

六、【板书设计】

11 难忘的泼水节

盛情迎候

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1961年的泼水节十分难忘。难忘的是傣族人民盛情迎候周总理的场面,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敲象脚鼓同跳傣族舞,更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亲密无间互相泼水互致祝福,因此,板书抓住难忘的几件事情能突出重点,简明地反映课文主要内容。

?特别建议】

本课识字量写字量都较大,我们教学时可将任务分解,分在两个课时分别完成;还可以将目标进行分化,对容易者少花时间,把重点放在难认难记的字上。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不要只孤立记单个的生字,而应该尽快地将识记的汉字放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认和运用,这才是最有效的识字巩固方式。

最难忘的事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难忘的事初中作文600字模板5篇

2024年最烦恼的事作文模板5篇

最难忘的菜作文模板8篇

我难忘的事作文模板6篇

2023最开心的事作文模板7篇

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事作文模板8篇

最精彩的事作文400字模板6篇

最难忘的菜作文5篇

最难忘的菜作文推荐5篇

最难忘的你作文800字5篇

最难忘的事教案模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0665